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优质17篇)

时间:2023-12-11 11:01:37 作者:JQ文豪

教学计划是教学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

过渡语: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将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音乐与影视艺术》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4课的教学内容。本课由“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和“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三个子目构成,主要介绍了19、20世纪音乐发展的背景、各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二、学情。

过渡语: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手段,并且已经建立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能够较好的跟随老师的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引导。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要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过渡语: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出19、20世纪音乐与影视艺术发展的相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归纳总结、问题探究等,锻炼和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四、教学重难点。

过渡: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主要的音乐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难点】。

19、20世纪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各流派特点。

五、教学方法。

过渡语: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本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表格归纳法和小组讨论法等。

六、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我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我采用谈话法,导入新课。

课程伊始,我会与学生互动,询问同学们周末都有哪些休闲娱乐活动?引出音乐、电影和电视。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拉近了大家日常生活和历史的距离,使学生更好的投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教学。

1.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首先引领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知识,19世纪世界历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引发学生对19世纪音乐发展背景的思考。学生能够回答出工业革命、殖民国家的扩张、美国南北战争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19世纪音乐的发展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讲浪漫主义音乐时,我会多媒体出示《浪漫主义音乐概况》表格,让学生自主学习,对表格进行补充完善。学生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就能够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

紧接着我会多媒体展示一组《天鹅湖》剧照,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简单向学生介绍民族乐派。

【设计意图】通过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回顾,能够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性;表格的运用,能够使零散的知识更具系统性,方便学生的记忆。

2.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首先,展示20世纪世界音乐发展变化的相关史料,学生阅读思考发展变化的原因。其次,介绍现代主义音乐,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填写表格的形式进行。最后,学生依据课前准备的当代音乐发展的相关资料,就当代音乐发展的趋势及走向繁荣的原因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的基础上,我进行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形式,把音乐发展各流派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既简单实用,又突出了这一重点知识。史料的运用,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养成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

3.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这一部分知识点的线索脉络较为清晰,且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愿望较为强烈。因此在这一部分我完全采用学生自学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充分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我只在必要时刻进行引导和点拨,让学生着重理清影视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设计意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能有极高的参与性,更容易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巩固新知。因此在小结环节我采用了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内容的方式,加深同学们对本课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2.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设置了开放性的作业:请同学们课下互相分享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音乐。

【设计意图】开放式的作业设计,更能够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达到课虽下,趣仍浓的特点。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1.地理条件: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山岭和河流分割,彼此相对孤立造就了众多城邦国家。

2.政治条件:具有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这使公民更多的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3.经济条件:濒临海洋,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者追求民主权力的渴望强烈。

(公民的定义: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二、确立过程。

1.梭伦改革(奠基)。

(1)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2)内容:根据财产多寡,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3)作用: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等。

(3)作用: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黄金时代)。

(1)时间:公元前5世纪。

(3)作用:这次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三、评价。

1.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

2.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3.进步性:

(1)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4.局限性:

(1)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的民主。

(2)小国寡民体制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滥,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等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隐患。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

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智者学派: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的思想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了解但丁、薄伽丘的主要作品。

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

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理解宗教改革的影响。

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欧洲启蒙运动。

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及其代表作。

孟德斯鸠: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a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主张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认为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伏尔泰: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

a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号召人们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度。

c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d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卢梭:代表作有《社会契约论》。

a提倡“社会契约论”

b倡导“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c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a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b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c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

d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探讨启蒙运动的重要影响。

a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取代专制和愚昧,建立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要求获得人的彻底解放,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

b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c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

d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e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广义: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法律制度。

二、发展演变。

1.起源:早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背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制定: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细。

影响: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保护了平民利益。

局限:它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1)公民法。

(2)万民法。

内容: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

3.完善:《民法大全》。

时间:6世纪。

过程: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作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主要内容。

1.类型。

形式:成文法、习惯法。

结构:公民法、万民法。

2.核心内容。

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实质。

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四、作用。

1.维系统治。

(1)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社会秩序。

(2)调整纠纷,缓和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统治。

(3)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2.影响深远。

(1)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2)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3)近代资产阶级将其作为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

背景:鸦片战争失败,惊醒了中国一些有知识的人,使他们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

举措:1.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理志)。

2.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一制造炮船,以抵抗英国侵略者。

局限:1.带有封建纲常(维护封建统治)。

2.尚未付诸实践或基本未付诸实践。

背景:内忧外患。

人物: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

根本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举措: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启示:只学习器物,不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是不能救中国的。

维新变法(资产阶级新派的探索)。

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人物:王韬,郑观应。

局限性:早起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出实践。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背景:经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社会: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重。

思想: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传播。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康有为:广州创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撰写《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孔子改制考》(利用孔子的权威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依据)。

中西结合: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想结合,借孔宣新。

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18,在维新变法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

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了解八大的主要内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主要内容:(1)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第二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历史意义。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起点。

(第三课)经济体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废除人民公社制度3、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作用。

作用: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人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第四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深圳(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

(5)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十四大的主要内容:1992年召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

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

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他还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研究方法),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牛顿:在伽利略研究基础上,英国科学家牛顿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创立了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a内容: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b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c意义:他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在同一个理论之中;这一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后来,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

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

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a狭义相对论(19):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b广义相对论(19):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普朗克的量子论:19,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理解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意义。

相对论提出的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量子论提出的意义: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它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2、进化论。

了解《物种起源》。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原理被后人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a生物既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进化而来的,它们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b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育后代,必须适应或对付周边环境的挑战,还必须与其他种类的生物互相竞争,同时,生物个体之间还存在着本种类内部的竞争。(这一过程中遵循“优胜劣汰”原则。)。

d生物进化学说以自然选择为基础。

3、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

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机。

a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能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

b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a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b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c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d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e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轻了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f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了解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

计算机的诞生: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

a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b互联网可以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箱、聊天等服务,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日本对朝鲜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战争的爆发;战争的两个阶段-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威海战役。战争的性质及结果。《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通过学习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了解到:中日甲午战争是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争夺殖民地高潮这一背景下爆发的,日本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它是日本统治者推行扩张政策、蓄谋侵略中国的一个步骤;通过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制度落后、清政府腐败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3.通过学习中国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培养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分析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学习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侵略性,激发学生对侵略暴行的愤恨,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中日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使列强获得了在华建厂权,而且,大额的战争赔款和“赎辽费”迫使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具有很强政治奴役性的借款协定。由此,列强不仅实现了对华资本输出的愿望,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和中国的惨败,大大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瓜分中国一事被列强提上日程,很快地,列强在中国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重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影响。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张政策和长期以来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各列强都想在中国获得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和利益。因此,他们为了各自的侵略目的,对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的态度。他们的态度与目的不仅有利于日本实施其侵略计划,而且,也影响了《马关条约》内容的执行。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所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重点。《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日本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付沉重枷锁,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极严重的步骤,学习这一内容,将会帮助学生理解《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的严重性。所以《马关条约》的影响是本课又一重点。

难点分析。

本课难点是《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从哪些方面反映出来,学生对此不易理解。学生在理解条约的一影响时,很难将条约的签订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成以资本输出为主的特点联系起来,而资本输出将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经济控制,加深被掠夺地区的殖民地化。所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教师适当介绍日本经济发展情况和“大陆政策”,使学生认清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甲午战争前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形势,使学生理解列强为何对日本侵华会采取纵容或默许的态度,分析列强“调停”的目的及失败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中的两段引文、甲午战争前李鸿章对驻朝清军的命令、李鸿章和慈禧在战争爆发后的政策,预测甲午战争战局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落后、清廷的腐败是中国战败的关键。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三个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课内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就本课内容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或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理解这些问题。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节甲午中日战争。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难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教学手段:教学用具: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flash动画;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分析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回答:近代侵略中国最凶恶的国家是哪一国家?回忆边疆新危机时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情况。由此,导入新课。

二、战争爆发的背景。

引导学生回忆日本何时以何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带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根据日本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日本自然环境等因素,分析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教师利用史料让学生分析日本统治集团采取的解决方式并简要介绍其“大陆政策”。

教师提供的史料:

“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垂手而得矣。”

引导学生回忆此时19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形势,阅读书中提到的各列强欲通过日本侵华获得的利益,使之理解为何西方列强采取纵容或默许态度。并分析列强“调停”的本质和“调停”失败的原因。

强调日本利用朝鲜东学党起义设下圈套,欲促成中日冲突。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线。

让学生阅读书中有关“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的引文、“礼部右侍郎志锐的奏折”的引文、有关李鸿章对驻朝清军统帅的命令的补充材料、战争爆发后慈禧的态度、李鸿章的政策,由学生预测战局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清廷的腐败必将导致战争的失败。

二、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让学生阅读文中关于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的补充材料,激起学生对侵略军的愤恨。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播放有关签订《马关条约》的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日方的咄咄逼人与中方的忍辱求和。

让学生回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与《马关条约》的内容进行对比,并逐条分析条约将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在分析条约的影响时,要引导学生从资本主义世界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时代特征入手分析。

四、三国干涉还辽。

引导学生回忆初三世界史所学内容,俄国一直垂涎中国东北;1892年俄、法签订条约结为盟国;德国在太平洋地区占有一些岛屿,不乐见日本在远东势力的强大。使学生认识到:三国干涉日本侵占辽东半岛,其根本目的在与维护自身的在华利益。

五、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利用书中《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形势图》讲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的经过。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台湾军民抗日斗争的补充材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上述活动,提供与教学有关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材料,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增长的归国家所以,由国民共享。

局限性:1.时代局限: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2.阶级局限: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的纲领(因而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根本原因:半殖半封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

19,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19,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原则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内容:对外独立,对内平等。

民族主义:一为中华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一般平民所以。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约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

《新青年》的诞生:

1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新文化运动: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白话文运动的意义: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开启民智,有利于扩大民主社会的群众基础)。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冲击正统,宣传西学,传播马列,鼓动五四,催生中共。

19,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

1、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是人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就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全日制学习或半工半读。

4、结果: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二、**中的教育。

三、教育的复兴。

教育复兴的过程及表现:

(4)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5)20世纪90年代,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

(6)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社会力量办学也应运而生,启动了“希望工程”。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7)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8)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并在西部近20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

1.要求学生掌握: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案;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二十一条";五九国耻;中华革命党;护国运动和洪宪帝制的破产。

2.通过学习袁世凯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强大和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封反帝的革命任务;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使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以深入人心。

3.(1)通过对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践踏民主共和、镇压民主革命的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动性。(2)通过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等革命派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是进步、正义的,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可歌可泣。

教学建议。

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又进一步走向专制、独裁,再进而复辟帝制,结果走上灭亡之路。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及中国社会进步力量在逐渐认清袁世凯本质后,展开了一系列斗争,先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虽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形式上恢复了民国,但政权仍掌握在封建军阀手中,中国革命的道路仍漫长而又艰难。

重点分析。

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运动是重点。袁世凯在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打着民主共和的招牌,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对外则卖国、投靠帝国主义,一步步地实现了帝制复辟。

护国运动是一场旨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形成了全国性的斗争高潮,基本上实现了倒袁的预期目标。这说明民主共和观念确已深入人心,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难点分析。

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是本课难点。在学习辛亥革命时,学生知道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因而在学习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时,学生会对前面学过的知识产生疑惑,既然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为何还会出现复辟帝制现象?复辟帝制正反应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也就是说中国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不彻底。而复辟帝制的迅速垮台恰恰说明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讲清这一问题,在学习后面的张勋复辟时,学生就较容易理解了。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通过学生对袁世凯由独裁到复辟帝制的史实的掌握,提供学生分析、认识史实的依据。

2.列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反袁斗争和护国运动兴起纪事年表。

3.启示学生思考、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采取了哪些手段?其中北洋军起了什么作用,启发学生认识袁世凯这样做的主观原因。

(2)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实现帝制?启发学生认识中国社会现状的客观原因。

(3)袁世凯复辟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史实中理解“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懂得民心不可违,感受历史发展潮流的伟大力量。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运动。

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转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教学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综合法;运用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动画。

教学过程。

一、袁世凯专权。

明确指出: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南北方只是在形式上统一,但在政治上仍处于对峙状况。北方各省基本上处于袁世凯控制之下,南方大多省份实际上处于同盟会的控制和影响下。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后,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并且派人刺杀宋教仁,从而导致了反袁的二次革命。

二、二次革命。

1912年8月,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一是联合中间力量,造成中国第一大党,以夺取国会中多数席位,建立以国民党为中心的内阁。二是企图通过民主手段建立责任内阁,以保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实施,把中国政治纳入资产阶级共和制的轨道。但是这一行为,阻挠了袁世凯的独裁。因此,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宋教仁,以阻止国民党组阁,扑压革命势力,并派北洋大军南下,从而导致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的武装斗争,它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但是由于革命党人力量涣散,北洋军阀力量强大而失败。

三、袁世凯称帝。

袁世凯称帝采取了哪些手段?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两面派手法,唱拥护共和的高调,行独裁专制之实。政治暗杀手段,武力镇压,先发制人,镇压二次革命。强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独断专行,解散国民党、国会,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使其独裁专制披上合法外衣。

通过上述分析进而归纳袁世凯称帝的原因是什么?可概括为:袁世凯掌握强大的北洋军;帝国主义的支持(以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为例,目的在于换取日本的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复古尊孔”,为复辟大造思想舆论。

四、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迷梦,恢复了中华民国的国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护国运动胜利了。但是,护国运动并未-。

北洋军阀的统治,更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还远未完成,所以,依然失败了。然而,护国运动说明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的惩罚。从另一方面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小结。

本节由始至终贯穿着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北洋政府之间维护民主共和与坚持独裁专制的矛盾与斗争,其斗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势力与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是顺应历史潮流前进与逆历史潮流搞倒退的斗争。同时,向人们展示:任何违背历史潮流的逆行,终将以失败而告终,遭到历史的征惩罚。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阅读课本、制作资产阶级革命派反袁斗争纪事年表、思考讨论: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采取了哪些手段?袁世凯这样做的主观原因?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实现帝制?袁世凯复辟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等问题,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设计一系列问题,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一节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一、袁世凯专权。

1.政治:控制内阁。

2.军事:削弱革命军。

二、二次革命(1913年)。

1.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2.宋教仁案。

3.善后大借款。

4.二次革命的发动与失败。

三、袁世凯称帝。

1.袁世凯窃取正式大总统。

2.袁世凯独裁。

3.袁世凯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

4.袁世凯称帝。

四、护国运动。

1.孙中山成立中华革命党讨袁。

2.蔡锷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讨袁。

3.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

《囚绿记》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囚绿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文,本单元主要学习写景状物散文,三篇选文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做了生动细致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

《囚绿记》是在学习《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之后的课内自读课文,《囚绿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没有这两篇文章高,对本文的研究成果不多,但本文提高学生探索精神,剖析文本的深层思想内涵有几大的帮助。

我认为引导学生赏析这篇作品关键是紧密联系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悟作者感悟“绿”的最高象征含义的感体验经历,作品的艺术魅力正体现这一体验过程中。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对常青藤感情的变化及背后的原因;

2、有绿延伸出来的象征意义;

3、剖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目标。

1、能理清文章中作者对常青藤的感情变化;

2、能通过阅读和讨论延伸出“绿”的象征意义;

3、能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曾经看过一部外国影片--《狐狸和孩子》。在一个柔和秋天早上.女孩发现了一只狐狸的踪影,并深深被它神秘的魅力慑住,完全忘记恐惧,好奇地尾随着它,借着狐狸的引领,展开一又一次的历奇,她发现了从未看过的自然景观。踏足一片片隐的国度.彼此间更孕育出一段奇妙的友情。

最后女孩邀请她的狐狸朋友到了她的家.天真的以为狐狸会像喜欢她一样的喜欢她的房间。然而狐狸站在这个狭小又陌生的空间里.却感到压抑与不安.像被囚禁了一样。于是四处奔跑乱窜.最后干脆从楼上窗户跳出去。

小女孩伤心自责地把狐狸抱回到小狐狸身边。小狐狸围着妈妈痛苦的低吟,它们的眼神变的胆怯了,渐渐远离了小女孩。

森林里。只留下小女孩落寞的身影。

这部影片让我想到陆蠡的《囚绿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故事。

(二)、作者简介。

陆蠡(1908一1942),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学名陆圣泉。陆蠡是他的笔名。三本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三个集子的共同特色,是凝炼、质朴,蕴藉而秀美。陆蠡也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的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作者事迹:1942年4月13曰,陆蠡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即汪伪政权)么?”

“不赞成!”

“依你看,同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惹日本人勃然人怒,给他上了酷刑。陆蠡临危不惧,英勇不屈,同年铍日寇秘密杀害。

(三)、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明确:一方面,作者喜欢绿色,特别强烈的喜欢变成了一种强烈的占有的欲望(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还有,“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同执,无亲热,仍旧不放它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另一方面,作者虽然对绿有着自私的想法,却仍旧对绿充满了无限热爱。(六七八自然段)。

那么从刚刚的讨论中,同学们可以原谅作者的这种做法了吗?

明确:原谅不原谅各抒己见。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来,作者对常青藤的态度经历了一系列变化,让我们来梳理一下。

明确:见绿--恋绿--囚绿--释绿--念绿。

(四)、延伸出绿的象征意义。

明确:一般象征意义,生命、希望、快乐、安慰;深层象征意义,对自由光明的追求;更深层的象征意义,中华民族在日寇的铁蹄下不屈的精神。联系文本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

(五)、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入的理解。

每篇文章都是作者的一种写照,是作者感情的一种体现,那么,这篇《囚绿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文本表现了常春藤生命力之顽强;

2、结合时代背景看,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于外敌的坚韧品质,有的书上说,陆蠡是以常春藤作为祖国命运的写照,以人为的囚禁比作祖国被异族的侵凌,以常春藤的不屈幽禁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以长春藤的释放象征祖国人民获得自由解放。

3、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当爱异化为占有时,就会构成伤害。

4、从更加深刻的层面上来讲,当一个顽强的生命体被不可抗拒的外部力量压抑或是外力只是改变它的外形躯体,但不能改变他的生命本性。

明确:1、2、3属于4。

七、板书设计。

脉络:见绿--恋绿--囚绿--释绿--念绿。

八、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的名师经典。

陈晓。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学设计

1.服饰(1)中山装与旗袍是近现代民族服饰。

(2)近代,中国男子的流行服饰有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3)阶段。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2.饮食结构: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近代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3.住宅: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4.习俗风尚:

(1)促使变革的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2)近代风俗变迁中最为明显的是:婚丧礼俗的变迁。婚姻风俗的变迁特征是删繁就简。

5、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

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学设计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二、讲授新内容。

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南北重归统一。

提问:为什么说是同归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板书: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副板书)。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副板书)。

板书:(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2隋朝统一的意义。

提问:看图隋朝的疆域四至。(相当于现在中国除去内蒙西藏的领土大小。南边到越南,东边到朝鲜交接,北边到内蒙南边,西边到新疆以西。)。

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杰出皇帝。领导完成祖国南北方的重新统一。

3.隋朝初年经济繁荣。

1表现:人口、垦田、粮食。

2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结论;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出示《隋朝大运河图》)。

时间:公元605年。解释三点四段五河六省(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

2.开运河的原因(目的)。

3.开运河的意义。

四、隋朝的覆灭。

隋炀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有名的暴君,他为了满足奢侈生活和虚荣心,营建东都洛阳,修豪华的宫殿;沿运河南下游江都;三次对高丽作战。他滥用民力,征发的徭役兵役负担远远超过人民可承受的极限。终于,人民大起义爆发,全国起义农民达几百万,重要的有30多支。隋朝的统治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陷于瓦解。隋朝的官吏,也趁机打起反隋旗号。太原起兵的李渊渡黄河占领长安,仿效当年汉高祖刘邦,与民约法,废除苛政,争得政治与军事上的主动权。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杀隋炀帝。李渊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板书设计】。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2隋朝统一的意义。

3.隋朝初年经济繁荣。

1表现:人口、垦田、粮食。

2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二、大运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三点四段五河六省)。

2.时间:公元605年。

3.开运河的原因(目的)。

4.开运河的意义。

三、隋朝的覆灭618年。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高一历史课件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

统兵权归“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和侍卫马军司三部分组成)。

调兵权归枢密院掌管。

使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兵权最终由皇帝掌握。

(2)削实权。

兵权——枢密院。

中央:削弱了宰相权力财权——三司使。

行政权——中枢门下(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地方: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下设通判,负责监察。

(3)制钱谷。

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运往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2、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_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到北宋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胜利而结束。)。

人教版高一历史课件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

1、废除宰相制度:

a.过程: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b.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

a.过程:废除丞相后,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明成祖时,“内阁”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提高,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b.地位: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决策大权仍紧握在皇帝手中。

二、清朝。

1、背景: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

2、措施:

a.康熙帝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b.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三、【易错扫描】。

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使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彻底解决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也使皇权得到空前强化。

2、雍正帝时设立的军机处“只供传述、缮拟,不能稍有赞划于其间”,其地位与职能比内阁更低,从而加强了皇权专制。

四、【对比分析】。

五、【轻巧识记】。

用“一、二、三”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容:

(1)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个人手中。

(2)两个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