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经验发言(模板17篇)

时间:2023-11-28 16:00:02 作者:雨中梧

在撰写发言稿时,我们需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和背景,以确保传递出准确的信息。读一些优秀发言稿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他人的表达技巧和思维方式,在写作自己的发言稿时更加得心应手。

美丽乡村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大家好,我是来自xx农商银行xx支行的xxx,今天我微党课的题目是“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代国是一个小诸侯国。齐国一直对它虎视眈眈,想将其吞并。为此,齐国首相管仲派人去代国,声称齐国现需一批狐皮,愿重金购之。代国人听此,男女老少皆去抓狐,错过春耕季节。狐狸抓得不多,粮食又不够吃。恰逢其他国家准备出战打代国。为了自保,代国不得不主动归属齐国,寻求强国庇护。管仲深知粮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将粮食当软武器,一兵未动吞并了代国。自古至今,粮食一直都至关重要。粮食问题和农民息息相关。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已涌现出许多新模式,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

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按照安徽省委组织部统一部署要求,依靠基层党组织,建立乡村信用评价体系,为引入资金注入乡村振兴奠定信用基础。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农户信息采集、建立信用档案以及进行信用等级评定。金融机构根据农户信用等级批量给予符合要求的信用户额度授信,发放信用村建设贷款。

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农村阵地是xx农商银行的主阵地,具备“人熟、地熟”的独特优势。党建引领的“整村授信”,是xx农商银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切实解决村民贷款难、担保难、融资难的实际问题,让农民更好的感受普惠金融的温暖,正是桐城农商银行深耕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手段。

xx农商银行商城支行以“整村授信”为着力点,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同志们主动对接基层党支部,积极进村入户,以“白加黑”工作模式收集资料和建档、评级,授信。下一步,xx支行将大力开展普惠金融走访,为助推乡村振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美丽乡村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奋斗。我们要在工作方式上敢于创新,有所创新,一定要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服务好广大农民和农业经济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奋进崛起的正能量,齐心协力开创乡村振兴更加美好的未来!

美丽乡村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

今年以来,市乡村振兴局抢抓普惠金融政策红利,创建金融五字工作法,政银企三方联动,市县乡村四级齐抓,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金融“活水”,让普惠金融真正起到带民致富作用。

一、“广”宣传,做到参与全员化。

一是政策材料分到户。精心编写政策宣传明白纸,细化产品贷款方式及费用,列明各乡镇办理网点及联系人电话,24小时接受咨询,为农户算清“明白账”,让普惠金融政策家喻户晓。

二是培训部署全覆盖。各县市区深入培训宣讲,确保工作人员达到熟悉贷款内容、办理流程、具体要求和会宣传、会讲解、会解疑释惑、会指导办理“三熟四会”工作标准。

三是专业队伍勤通联。各乡镇分别组建以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乡村振兴联络员等为主体的专班工作队,农行组建乡镇及网点包保责任人工作队,充实政策宣传员、指导员、联络员队伍,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四是现身说法树民心。发挥优质获贷客户的引领作用,邀请他们作大会交流发言,组织意向客户实地观摩学习。通过现身说法,示范带动近6000家农户踊跃申请办理贷款。

二、“准”摸排,做到需求详尽化。

一是共享数据列出重点客群。全面收集农技、畜牧、市场监管等部门掌握的数据,托底掌握种植、养殖、农机服务、农资销售等小农户,以及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户信息,构建服务对象储备库。

二是主动对接摸清贷款需求。充分发挥工作专班作用,以管理区或村(居)为单位,通过召开需求对接座谈会、入户访谈等方式,点对点对接客户需求,精准摸排客户情况。

三是联审择优推荐客户。发挥镇村工作专班人员关系熟、情况明等优势,对需求客户的经营项目、家庭收支、信用情况等进行联审,确保将优质客户发现出来、推荐上去。

三、“快”放款,做到服务便捷化。

一是乡村立推立报。坚持推荐与报送同步,对于村级筛选的客户乡镇即时初审,初审通过后即时上报,县乡村振兴局专人及时汇总并第一时间移交给农业银行纳入“白名单”。

二是两天上门建档。实行2个工作日限时建档制度,农业银行网点业务经理以电话访问或入户访谈方式了解情况,通过手机客户端线上采集信息建档,同步收集贷款所需材料,客户不出家门即可享受方便快捷的.贷款服务。

三是三天放款到手。实行3个工作日放款制度,采取信用方式的,建档后3天即可获得贷款;采取担保方式的,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农行、农担联审流程,银行派专人跟踪服务办理抵押等手续,全力提高放款效率。

四、“严”风控,做到监管前置化。

一是强化日常巡访。对贷款客户,每月至少回访一遍,现场查看资金用途、项目运营等情况,及时发现不良贷款苗头问题,坚决杜绝“户贷他用”。

二是强化评估指导。切实强化如期回款保障,实行贷款项目动态监测制度,通过市县乡联动、涉农部门配合,组建金融服务专班,对发现的生产经营不良贷款户,及时上门评估风险,给予技术指导,或协调生产加工企业结对帮扶,全力帮助解决困难,降低贷款风险。

三是强化提前干预。对非道德因素出现逾期苗头的贷款客户,由农行、农担公司提前介入工作,配合做好贷款展期业务,缓解客户资金压力,最大限度避免逾期贷款发生。

五、“实”推动,做到工作精细化。

一是建立会商沟通机制。市乡村振兴局、市农行、省农担聊城分中心实行联席会议制度,针对担保政策变化、工作推进等内容,共同会商协商,提出大小齐抓、主动上门、限时办理等办法,推进工作高效运转。

二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市乡村振兴局对县市区、县市区对乡镇、乡镇对村、农行对网点,坚持每周调度、每月考核,激励各责任单位对标找差距、赶超争先进,有效保持了贷款增量。

三是实施调研提升机制。对推荐客户少、放款进度慢、排名落后的单位,实行重点调度、现场调研、集中研判,强化过程监督指导,及时转变思想认识,改进方式方法,实现贷款额度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的提升。

美丽乡村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

创新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关键领域金融供给。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供给,有效解决乡村振兴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围绕脱贫攻坚、粮食安全、绿色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积极满足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等领域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加强与乡村带头企业协同配合,因地制宜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

二是增加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资金投入。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主动跟进相关企业在农业农村污染综合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融资需求,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碳中和债等方式提供多元化绿色金融供给,筹集资金用于污染防治、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等绿色领域。

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对重点帮扶县的金融资源供给。银行业金融机构未来要加大对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人口的信贷投放,支持脱贫人口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政策性银行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应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实行差异化金融服务。

助力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发符合新型城镇化需求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农田基本建设贷款投放,加大对现代农业基础设施领域的金融支持,推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美丽乡村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

近年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聚焦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信贷产品供给与产业兴旺发展需求不适应、信用体系建设不深入、农村金融数字鸿沟等问题,引导金融机构不断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全链条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较好的满足了农村客群多样化的金融需求。1-6月份,全市涉农贷款余额1609亿元,较年初新增134.0亿元,同比多增95.7亿元,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76.59亿元,较年初同比多增35.3亿元,户数12084户,同比多增3256户。

一、打造“因你而变”金融服务新理念,精准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一是因地施策,精准服务各类特色产业发展。引导银行机构设立乡村振兴服务站,结合xx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深入地调查研究产业特色销售模式和经营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融资产品,推出“金猪贷”“锦鲤贷”“粉条贷”“灵芝贷”“葫芦贷”“蘑菇贷”“大棚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二是因人施策,精准满足各类人群金融服务需求。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与共青团、妇联、退役军人管理部门的对接,针对不同客群资金需求,推出“创业担保贷”“巾帼贷”“拥军贷”“职业农民贷”等系列金融产品,今年以来,累计为青年、妇女、退役军人等群体创新创业提供资金贷款4.37亿元。三是因企施策,精准开展定制化金融辅导。积极推进金融辅导员制度,组织252名金融辅导员下沉企业、基层精准输送金融资源,截至目前,全市5030家企业入驻金融辅导系统,解决各类融资需求35.9亿元,企业满意率达100%。在全市具备特色的9个园区、乡镇积极探索“金融管家”试点工作,本着“一试点、一方案、一团队”原则,围绕企业行业种类、成长阶段、贸易特点精准提供金融顾问服务,形成了“有事找管家,件件有着落”的良好金融氛围。

二、探索“金融+党建”服务新路径,激活乡村治理效能。

一是对接“两委”推广整村授信,助力乡风文明。深入贯彻落实普惠金融理念,引导农商行等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对接乡镇、村两委,获取详细村民清单,按照相互不交叉、互不干扰、独立评议的原则,逐轮进行背靠背评议,对农户进行分类评级,完成客户的入库和预授信。目前整村授信村庄覆盖面达到100%,累计授信户数达到67.81万户,授信金额约498.27亿元,累计用信户数达到22.16万户,用信金额316.09亿元。二是强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信贷支持,助力基层党建设。紧跟“供销合作社深化土地托管服务”相关政策,指导银行机构积极推广土地托管贷等专属信贷产品,今年以来累计投放728万元,流转土地1.17万亩。积极争取省级“强村贷”支持政策,通过“地方组织部门推荐+省农担担保+农行贷款”模式,累计支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20余个,投放“强村贷”3128万元,不仅带动了村集体和农民增收致富,而且提升了村党组织的威信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助力基层治理。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银行机构积极对接农业部门,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平台合作,探索与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智慧村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既促进了集体三资登记和相关资金的合规收付,同时实现相关部门对资金有效监管。截至6月末,全市上线“三资”管理平台14个,覆盖11个县市区,涉及129个乡镇(街道)。

三、推广“数字+金融”服务新生态,有效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一是建设数字化对接平台,提升银企对接效率。开发建设xx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整合行政审批、税务、电力等11个政府部门63项政务数据和互联网公开数据,通过模型脱敏加工,经充分授权后向金融机构开放应用,有效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平台自4月上线以来,已入驻金融机构50余家,注册用户2.7万余户,累计放款金额371亿元。二是加大电子银行推广力度,提升便民服务深度。通过引导银行机构通过建立驻点联系制度、成立“红马甲”金融服务队、举办金融夜校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电子银行业务,全面推广便民缴费服务,将学费、物业费、水电燃气费、通讯费、交通罚没款、社保等居民缴费项目接入银行线上服务,打造7x24小时在线服务平台。三是加快推广线上信贷产品,提升信贷服务速度。研发推出“税e贷”“信e贷”“质押e贷”“社保卡贷”等线上金融产品,实现了贷款线上申请、自动授信、自动审批,有效满足了小微企业、农户贷款小额、高频的融资需求。

年度乡村治理经验交流发言完整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以环境整治为基础、以乡风文明为载体、以产业化发展为动力,用“四把钥匙”解锁乡村治理“密码”,有效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坚持问题导向,“一村一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确保年底前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部“清零”。聚焦人才,提升服务质量。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自治本领、法治思维、德治素养,打造了一支讲政治、善治理、会服务的乡村干部队伍。选优育强村党组织带头人,每个村至少储备了2名后备“两委”干部。

二、环境整治解锁“长效密码”,刷新美丽乡村颜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净化”人居环境。聚焦“干净”“整洁”,采取“机械+人工”和“白+黑”的工作模式,整治乱堆乱放、对河道沟渠进行全面清淤,深入背街小巷,清理卫生死角和广告“牛皮癣”,彻底祛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顽瘴痼疾”。“绿化”生态环境。聚焦“植树造林”,各乡镇抢抓植树造林黄金时期,为适时进行栽植、种好苗木打牢基础,掀起绿化热潮。同时,全县聘用专职护林员1275人,国家级生态护林员216名,草原管护员87名。“美化”村庄环境。聚焦“美丽乡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共设施配套化。要求党员带头义务参加村容村貌大整治,全面提升村庄环境,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实现“水清路平、墙净厕洁、村绿院美、长效保洁”的美丽乡村目标。

三、乡风文明解锁“幸福密码”,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注重提升基层文化软实力,用特色文化塑造倡导文明新风。完善村规民约。要求各村结合实际,出台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用制度管人管事的优势,弱化用人情治理,达到公平、公正、有效。实行星级管理。鼓励试点村组织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文明积分”与村民福利待遇挂钩,用“小积分”管好“大队伍”,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整合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不定期组织志愿者在各村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活动、移风易俗、普法宣传、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红马甲”活跃在村头巷尾,把文明的种子撒播到每个角落。

四、产业发展解锁“增收密码”,开辟村民致富途径。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新模式,不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档升级,增强村级造血功能。优化谋篇布局。针对不同情况的村,不同类别的资源,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盘活利用,在全县形成了7种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整合资源振兴。树立“开放党建”“融合党建”思维,积极推进村与学校、企业、公司等形成结对共建机制,充分争取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了资金、信息、技术等各类资源的叠加效应。先进典型引领。鼓励村党组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分层分类总结典型经验、充分发挥试点引领带动作用,整体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由弱向强转变。

乡村治理研讨班发言

为了进一步加大我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对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三整治一改造”的任务要求,切实抓好我镇环境整治工作。

一、工作完成情况及主要做法。

1.工作完成情况。到目前为止,按照“三整治一改造”的要求,全镇共完成植被修复2万平方米,完成拉丝厂拆除一个;配置保洁员31人,安排垃圾收集大桶386个,每天完成垃圾清扫和收集工作,按要求做到城乡垃圾一体化;拆除沿街乱搭乱建遮阳雨棚160来个,沿街乱搭乱建的厨房6个,拆除猪牛栏等临时建筑2000多平方米,拆除危旧房6000多平方米,拆除养殖场一个;完成房屋改造100来栋。集镇街道进行划线经营,每到圩日以居委会干部为骨干的圩市秩序监管队,解决了以往圩市乱停乱放、占道经营问题,让群众赶圩赶的舒心。

2.主要做法: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对环境综合治理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发放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单,与集镇街道店为了进一步加大我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对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三整治一改造”的任务要求,切实抓好我镇环境整治工作。

二是加大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农村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的作用。为巩固环境整治成果,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保洁习惯,组建了以农村五老人员为主的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队伍,对村庄环境卫生进行日常巡查监督。

三是开展集镇圩市环境专项整治,加强集镇经营管理力度。拆除圩市沿街店面雨棚、土灶,对圩市进行划线管理,并成立了以居委会干部为骨干的.圩市秩序监管队,解决了以往圩市乱停乱放、占道经营问题,让群众赶圩赶的舒心。四是做好移风易移工作,把环境整治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挖掘本地先贤文化,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广场(如芙蓉洲状元文化广场),将先贤文化和移风易俗内容制作油画上墙,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让村民接受教育,提高村民的文明素养,激发村民更加热爱家乡,改善家乡面貌。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1、存在环境整治“干部热,群众冷”问题,群众参与配合度还不高,影响了工作进度,特别是面对一些群众对拆危旧房和猪牛栏工作不支持,提出补偿要求的问题,我们没有偏硬的政策操作措施,只能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工作偏软。

2、项目资金保障、施工标准、请款手续不够清晰明确,使得我们在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上有点缩手缩脚,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3、偏重环境整治的美观性和当前性,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整治后容易反弹。

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职能部门的意见不能达成一致,导致在项目实施特别是在项目办理招投标手续过程中存在各个部门意见不能统一的现象,增加了项目实施的难度,也推迟了项目实施的时间,不能及时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

三、几点建议。

1、建议出台统一规范的立面改造施工技术标准、价格标准、项目请款操作细则,以便提高施工和请款效率。

2、建议县里组织有关部门大造环境整治宣传声势,要像当年宣传计生政策一样,如印发通告,出动宣传车、电视宣传等,进一步宣传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3、建议出台有关推进危旧房拆除等可操作性强的环境整治政策文件,让基层放下思想包袱,甩开胳膊抓环境整治。

4、建议县里加大统一调度力度,在项目手续的办理过程中各部门意见一致,步调一致,使项目手续办理中节约时间,从而推动项目的实施进度。

四、治理工作的时间安排。

经镇班子会议研究,我镇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根据县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具体时间作出安排:一是拆危旧工作时间安排,岭下村沙塘组拆危旧时间在9月底完成,集镇到杭桥及杭桥组、到十三五贫困村的熊极线各村的拆危旧时间为10月15日之前完成。二是立面改造时间芙蓉洲9月15日之前完成,集镇新区段10月底完成;街道的仿古排廊10月底完成。

乡村治理发言材料

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是一线中坚力量,要发动和带领群众积极开展春季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行动。

(二)实行部门协调联动。市综合执法局牵头负责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美丽乡村办负责综合协调、政策保障,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环保局负责指导农村生活垃圾中有毒有害垃圾处理工作,督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生活垃圾清理工作;交运局负责督导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清理工作,铁路、高速铁路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清理工作由产权单位负责;水务局负责督导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垃圾清理工作;文广新局负责督导旅游景区范围内生活垃圾清理工作;教育局负责指导农村学校及周边生活垃圾清理工作;卫计局负责指导农村卫生院及周边生活垃圾清理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进集中治理行动。

乡村振兴经验交流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从现在到20xx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速度,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村党组织书记“官职”虽小但责任不轻,一个村有了一名好书记,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打开视野、拓宽渠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贤中,把优秀人才访出来、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

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党员作用发挥好。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现新生力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弱化的局面。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办公益事业的岗位,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

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在具体工作中,健全“三项机制”落实党建责任。即年初目标承诺制。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明确年度目标;季度督查谈心制。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每季度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推进缓慢的及时约谈支部书记;年末述职评议制。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民主测评。

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我乡——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首先,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绩效考核压担子、定任务,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其次,要调动返乡能人、种植大户、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村庄人才,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要想繁荣乡村文化,首先,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其次,要重塑乡村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稳定,发展就不会稳固,也不会持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而精准扶贫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看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乡村振兴经验交流的发言稿

尊敬的朋友们:

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要立足区情,顺势而为,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实现乡村振兴的系统性政策设计,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举措的落实。

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两者协调推进、有机衔接,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意义重大。政策举措衔接。保证脱贫攻坚政策措施的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关键。要按照“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总体要求,做好在产业、就业、住房、生态、健康、医疗、综合保障等各个领域系列政策措施的衔接;做好贫困村“五通七有”及未竣工重大项目的衔接;做好从全面脱贫到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以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为路径的乡村发展战略的衔接等,保证脱贫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系统性。目标任务衔接。

脱贫攻坚的目标是:20xx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xx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xx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xx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现在,脱贫攻坚战胜利在望,脱贫之后怎么干?就是要在总结脱贫经验基础上,作出阶段性谋划,形成长效机制,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基础。

坚持党的领导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政治保证。农村是党执政的根基所在,是党工作的重要阵地,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引导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确保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群众脱贫致富“主心骨”。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发挥社会力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社会各方参与,共同实施。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乘势而上,主动作为,运用市场思维,依靠市场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紧紧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推进乡村振兴。依托驻村工作队、“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干部等力量,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服务群众、引领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出成效。

深化改革努力创新,让农业强起来。坚持城乡规划顶层设计,加快形成南北协调联动、城镇乡村统筹推进的'城乡融合发展空间格局。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推动特色小城镇建设;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民生问题短板;建立城乡融合的要素有序流动机制,深化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优化配置农村土地和劳动资源。

引进商业资本扶持农业,增强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推动实现人才、资本、技术、土地等要素城乡之间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富起来。“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我们应发挥资源禀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产业带就业,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商,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接续脱贫攻坚中形成的成熟经验,比如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立特色产业集群,延伸农业产业链,构建产业品牌体系,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让更多农民乘上战略的致富快车。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美起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产业与生态的双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推动庭院改造,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规范土地流转和农田棚舍整治,让农村环境一天比一天美。同时,乡村的美丽还体现在农民的精神面貌上。要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倡导各族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振农民精气神,增强群众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乡村治理研讨发言材料

同志们:

基层党建是构筑乡村振兴强盛动力系统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毅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要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柯岩街道农业农村占比较大,能否带领广大群众增收致富,是检验我们基层党组织工作成效的一个关键。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全面启动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为今后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今天在这里,我再从三个方面,谈谈关于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问题。

第一,要为民办实事。要始终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富民作为最终落脚点,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建设环境优美、卫生整洁、尊老爱幼的新农村;要加强活动阵地的建设管理,充分发挥活动场所的党员活动、居民议事、政策宣传、便民服务、文化娱乐和综合治理等多种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贴近群众,真正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第二,要优化队伍建设,为民促增收。我们要培养具有农村工作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干部,提高班子专业素养,鼓励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到基层一线锤炼,充实乡村一线干部队伍。要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让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培养一大批职业“新农民”,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生力军。

第三,要丰富工作载体,为民谋发展。要以强化服务型党组织为统领,以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八项工程”,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促进乡村振兴;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灵活运用人才资源和地理资源等,努力创办一批村级产业,激发自身“造血”动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事关农民福祉,任重而道远。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基层党建,一定要找好引领乡村振兴的有效方法和路径,找准着力点,做到精准施策,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经验交流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是xx镇的xxx,很高兴通过xxx平台,跟大家交流分享xx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思路和举措。

xx镇位于xx县城以南7公里处的白鹿塬,全镇下辖21个行政村,121个村民小组,10104户,4.1万人,行政区域面积44.54平方公里。下辖基层党组织24个,党员1137人,其中农村党员1071人。近年来,xx镇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因地制宜、科学制定“1335”发展思路(即坚持党建引领一条主线,通过育产业、强基础、抓提升三步走,构建“红、绿、灰”三个主色调,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走实走深。

认真践行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理念,选优配强全镇21个村级班子“领头雁”,全面推广“星级管理”制度、建立干部实绩档案,20xx年调整村党支部书记2人、村“两委”其他班子成员5人,实现了学历高、年龄轻、结构优、能干事总体目标;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契机,高标准完成21个村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健全完善了主题教育、“三务公开”“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和发挥作用新途径,坚持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全方位开展“学精神、谋发展、话成就”大讨论活动和“清洁村庄大行动”实践活动,实行党员设岗定责,充分调动党员参与和支持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银发先锋”促和谐、“橙色先锋”半边天、“红苗先锋”建家园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三色先锋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和动力源泉。

扎实开展环境卫生大起底“三个三”行动,即:“三清理”(全面清理村内乱堆乱放,全面清理房前屋后杂草,全面清理沟渠漂浮物、障碍物),“三拆除”(拆除废弃家畜圈舍、露天厕所,拆除乱搭乱建,拆除违章建筑)及“三整治”(整治生活垃圾、整治生活污水、整治水体污染),扎实抓好黑化、绿化、美化、亮化“四化”建设,村容村貌大幅提升。以发掘乡土人情为抓手,突出“红、绿、灰”3个主色调,大力建设有文化、有内涵的..主题公园和美丽庭院,让乡村环境在美丽的基础上更有文化、更有内涵。

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做强产业振兴这个根本保障。以党支部创办、领办为重点,积极探索“党支部+龙头企业+集体经济”新模式,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现代都市和品牌农业,推动特色产业由增产转向提质,“连点成片、集群成链”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已初步形成。目前,建成农业产业园区21家、发展村集体经济8个,争取上级支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4个,与陕西嘉农实业集团按照“保底+分红”的方式联合建设安村设施蔬菜示范园,村级集体全部清零。同时,在下白村与袁家村团队合作,利用旧民居打造具有白鹿原文化特色民宿,在新华村创建“巧娘草编”合作社,进一步挖掘传统民俗文化,让产业具有特色、具有文化、具有延伸。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三点开展工作。一是解放思想、明确方向,在凝聚乡村振兴合力上下足功夫。将“兴邦先兴故里、爱国当爱家乡”的理念作为实施乡村振兴主基调,多层次开展“乡村振兴大讲堂”、专题座谈会、比武打擂等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共识,凝聚起推进乡村振兴强大合力。二是夯实职责,对标对表,在加快乡村振兴建设上下足功夫。对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目标,夯实职责、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压茬推进,高质高效完成下白村创建工作,打造水安路乡村振兴示范路。同时,有序编制剩余19个村乡村振兴规划,使全镇乡村振兴由点上突破向面上提升转变。三是科学规划,示范引领,在创新乡村振兴发展上下足功夫。按照“一村一品一业”发展思路,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有效整合优势资源,通过招商引资、自主发展等方式,继续提升草莓、食用菌、有机蔬菜等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依托白鹿原深厚文化底蕴,深挖关中民俗,大力发展民宿经济,以传统文化打造集观景、采摘、体验、休闲为一体新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一三产高度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推进乡村振兴。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xx镇将紧抓高质量发展脉搏,驱动红色引擎,释放绿色效能,激发金色动能,打造有力量、有颜值、有保障、有底蕴、有秩序的新乡村。

乡村治理做法和经验范文

今年以来,标里镇乡村治理工作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xxxxxx在安徽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现将我镇乡村治理工作汇报如下:

标里镇隶属安徽省毫州市涡阳县,在涡阳县城西部,距县城20公里,辖15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委会,135个自然庄,标里、新德两个集市,总人口万人,耕地万亩,总面积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西与谯城区的立德镇相邻,北与谯城区的城父镇、东北与陈大镇交界,东与花沟镇毗连,南同临湖镇、店集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配套齐全。2020年标里镇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省司法厅《关于贯彻xxx中央办公厅xxx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皖农工办【2019】30号)、《安徽省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工作方案》(皖农工办【2020】11号)和《涡阳县乡村治理示范工作方案》(涡农工办【2020】5号)要求,以“补齐短板、拉长长板、加强底板”为总抓手,不断夯实基层组织、深化村民自治、强化乡村法治、提高乡村德治水平,逐步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乡风文明、民风淳朴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大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全镇现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村民自治实践进一步深化,村级议事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标里镇柏华行政村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三)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激发群众参与活力。一是健全“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议事会等制度,规范了村务民主决策程序。不断完善《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我约柬制度,提升村民自我教育、服务和管理能力。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由村民协商决定。结合参与主体的情况和具体事项,健全完善村(居)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评议等制度,探索建立“百姓说事厅”协商形式,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二是坚持村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梳理村级事务公开清单,实行定期公开与即时公开相结合。推广村级事务“阳光公开”监管平台,引导建立“村民微信群”、“乡村公众号”等,加强群众对村级权力有效监督,健全村务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三是全面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农村公共空间治理与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造林绿化、“一块田”建设、改厕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等有机结合,与“三资清理”“三长制”相结合,厘清公私界限,优化公共空间,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涉农涉地矛盾纠纷,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五)强化乡村德治建设,涵育传播文明乡风。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托道德讲堂引领核心价值观,将农村文化长廊、文化墙、文化广场路灯作为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主阵地,让群众抬头即见、耳熟能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开展乡风文明专项治理。培育好家风,传承传播优良家训;推行移风易俗,选树移风易俗典型案例。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发挥“一约五会”等组织作用,建立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纪律约束,教育引导群众反对大操大办、人情攀比、“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形成了治理高价彩礼、反对大操大办的浓厚氛围。三是扎实培育乡风文明。全面落实农村“爱心超市”建设,提高群众参与以德治村的积极性。大力评选表彰各级道德模范、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孝老之星、退役军人光荣户等先进典型,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四是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心建设。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全镇16个村建立文明实践站,形成县、乡、村三级贯通和中心所站密切联动的工作格局。五是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吸取老子“德治之道”精华,传承向上向善、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重义守信等中华伦理美德。开展“四级好人”评选,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持续开展好人宣讲,弘扬正能量。

我镇乡村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村级党组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还比较弱,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不到位,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家中更多的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导致协商议事、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效果不佳,影响了村民自治作用的发挥,多方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还需加强。三是乡风文明方面虽然积极探索,借力村规民约等各种手段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但是倡导性内容多、约束性内容少,依靠群众自治组织管理村民、教育村民的效果还不明显。

下一步,我镇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乡村治理的决策部署,以乡村振兴为总目标,整合全镇资源和力量,合力打造一批国家级或省级综合性示范点样板村,不断提升乡村治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自治组织,提高服务群众意识,逐步提高乡村治理的能力水平,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发言材料

目前软环境竞争力正在成为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标志,纵观当前经济形势,软环境建设的好坏,正在成为地区之间经济竞争、形象竞争和社会竞争的焦点问题,谁在软环境治理上落后,谁就会在竞争中败北,同时“优化软环境”活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这项工作要坚持不懈进行下去,就必须有制度保障和监督机制,通过学习,结合本单位实际,本人有如下体会:

一、“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的重要大意义。

良好的发展软环境是企业壮大的必要条件,是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对内,能产生凝聚力和驱动力;对外,能增强影响力和吸引力。企业需要一个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企业需要一个公正高效的社会环境,抓软环境就是抓经济发展,抓经济发展就必须抓软环境,政府下决心,下硬功夫抓软环境,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是对企业发展的极大支持,通过软环境治理,在全乡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软环境治理良好格局,其重大意义就世人皆知了。

二、主动融入,找准定位,用心营造“软环境”。

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软环境建设也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的理念,人人都要以发展软环境为己任,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社会是有单个人组成的,正因为有了个人的小环境,才形成了社会的大环境,软环境也不例外。改善软环境建设,必须做到人人参与,个个首当其冲,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的理念。充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将优化软环境的理念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坚持服务为本,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每个人都应该融入到优化软环境的大潮中,认真学习贯彻全市发展软环境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全面提高思想认识,形成人人重视软环境、人人建设软环境、人人维护软环境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软环境优化”的长效机制。

和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将本单位、本部门、本行业开展软环境建设工作中领导重视程度、履行职责情况、优质服务工作、制度建设情况及整改承诺情况等五个方面作为评议重点。严格评议标准,真正做到以评促纠,以评促建。第四,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软环境建设,仅仅依靠人的自觉是不能够持久的,必须全面加强监督,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对那些损害发展环境、破坏城市形象以及各种不文明,不道德的反面典型严加惩处,切实从加强对软环境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软环境治理长期、高效开展下去。

乡村治理发言材料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个振兴,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一)坚持产业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更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是积极谋划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借助×开发供水工程,依托×投资有限公司食葵种植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在长期流转撂荒地×多亩基础上,流转土地×亩种植食葵,谋划建设万亩智慧农业产业园,吸引更多的群众就业,提高收入。同时,加大对园区道路、水电的建设力度,健全园区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二是全力提升特色品牌效益。依托×生物有限公司菊芋种植、×农业有限公司酱菜加工,带动群众加大菊芋、洋姜、“黑膜马铃薯”种植面积,建设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品牌管理,以过硬品质提高竞争力、扩大占有率,不断提升“×菊芋”“×珍”酱菜的品牌效益,真正让群众享受到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带来的收益。三是着力发展“五小”产业。积极落实产业扶持政策,深入挖掘小产业离家近、成本低、见效快、易操作的优势,扶持一批有发展意愿、有带动能力、有示范效应的“五小”产业户,引导更多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发展、多点发力打造特色“五小产业”,全力打造“一村一品”,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二)强化人才支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吸引农村人口回流,通过人才流入促进农村发展,并创造条件鼓励越来越多的各类人才参与乡村建设,让农村的产业、环境、机会吸引人、留住人,用源源不断的人才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注入活力。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用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工返乡、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回乡、城市的科技人员下乡等,鼓励他们到农村来创业,发展现代农业、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二是大力扶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领域优秀创业能手,农村职业经纪人、经理人、种植养殖加工能手、农业科技带头人、文化能人,培育一支有一技之长、能够带头致富、带动乡村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实用人才队伍。三是重视提高乡村人口素质。加强乡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就业培训等,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三)加强文化建设。通过乡村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村民精神风貌,推动形成良好民风民俗,在引导村民形成心理认同与达成价值共识中构建良好社会秩序,从而使乡村治理达到新高度。一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深入推进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结合传统节日、重要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展示群众新思维、新形象、新风姿,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精神面貌。三是扎实推进“三治融合”。以“自治”增活力,充分利用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政协协商议事室等议事决策平台,以村为单位每月定期举办“阳光议事日”,充分保障村民参与权。以“法治”强保障,坚持将普法主阵地由村向社、由社向户延伸,利用身边人、身边事“现身说法”“以案说法,利用农村“大喇叭”“农家书屋”、开展法律讲座、法治文艺节目表演等方式,宣传扫黑除恶、打击黄赌毒、农村矛盾纠纷调处等知识,提高群众法律意识。以“德治”扬正气,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移风易俗有机结合,坚持开展“最美家庭”“五星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引导和激励广大群众培育向美、向善、崇德、重义的良好家风。同时,全面系统将村规民约纳入积分制管理范围,细化积分细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奖励和惩罚办法,结合“红黑榜”管理,定期更新,随时张榜,及时“晾晒”出村里随时出现的善恶美丑。三是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健全网格长制度,由村书记、主任担任网格长,村民小组长担任网格小组组长,党员中心户担任网格员,开展信息收集、矛盾纠纷调解、社会风险排查、问题处置核实和群众服务等工作,构建“在组一级发现苗头、在村一级化解矛盾、在镇一级解决问题”的工作格局。

(四)注重生态优美。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强化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断培养群众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乡村治理和环境治理双提升。一是全力做好人居环境治理。扎实推进“清洁乡村·×庭院”五年专项行动,认真做好“四清”“四化”工作,推动建立全民参与的长效机制,充分分运用“星级乡村”“积分超市”等载体,激励引导农民群众主动爱护和维护环境卫生,培养良好卫生意识和文明生活习惯,努力创造更加整洁、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二是扎实开展绿化工作。实施农村增绿行动,制定符合实际的绿化规划,以“以绿治乱”的方式,开展村旁、水旁、路旁、宅旁“四旁”植树,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绿化农村,引导群众种植花果蔬菜,打造庭院园艺景观,推进庭院绿化,建设生态防护型、生态经济型、花卉苗木型等村庄,努力实现村内有绿地、院内有花果、路渠有绿荫的村庄绿化格局。三是注重绿色发展方式。以生态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以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重点,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积极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实施农作物标准化栽培、高效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旱作农业工程,加大废旧农膜回收和秸秆综合利用,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逐步建立农村产品剩余物资利用,着力形成绿色生态的农业产业链。

(五)加强组织建设。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切实发挥农村党组织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四抓两整治”等工作,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领导带动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群团组织、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一核多元”乡村治理体系。二是强化党员管理。认真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监督党员运用“学习强国”“×党建”、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日常学习,组织党员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加强工作保障。以建好用好管好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为着力点,推进场所规范建设,丰富场所功能,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满足党员活动和服务群众需要。同时加强人员保障,稳定经费投入,做到基层党组织有人干事、有钱办事、能办成事,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乡村振兴经验交流的发言稿

各位同志:

你们好!

基层党建是构筑乡村振兴强盛动力系统的关键。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毅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柯岩街道农业农村占比较大,能否带领广大群众增收致富,是检验我们基层党组织工作成效的一个关键。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全面启动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为今后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今天在这里,我再从三个方面,谈谈关于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问题。

要始终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富民作为最终落脚点,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建设环境优美、卫生整洁、尊老爱幼的新农村;要加强活动阵地的建设管理,充分发挥活动场所的党员活动、居民议事、政策宣传、便民服务、文化娱乐和综合治理等多种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贴近群众,真正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我们要培养具有农村工作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干部,提高班子专业素养,鼓励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到基层一线锤炼,充实乡村一线干部队伍。要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让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培养一大批职业“新农民”,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生力军。

要以强化服务型党组织为统领,以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八项工程”,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促进乡村振兴;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灵活运用人才资源和地理资源等,努力创办一批村级产业,激发自身“造血”动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事关农民福祉,任重而道远。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基层党建,一定要找好引领乡村振兴的有效方法和路径,找准着力点,做到精准施策,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治理发言材料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力推进春季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行动。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亲自谋划,靠前指挥,抽调精干力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二)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电视台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要求、卫生文明习惯、村民参与义务等,激发村民清洁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方位动员、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组织媒体记者开展明察暗访,并曝光一批不认真进行集中治理、乱堆乱放及随地倾倒垃圾的行为。综合执法局、美丽乡村办要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强化社会监督。

(三)强化督导考核。市政府督查室要把开展春季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行动纳入督查内容,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督查各乡镇(街道)开展工作,确保取得实效。市、乡、村都要规范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台账,明确掌握情况、操作熟练、责任心强的专人负责。乡级、村级台账要每周更新,综合执法局、美丽乡村办要每半月汇总市级台账并对各乡镇(街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排名,结果进行全市通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落实、未完成集中治理任务的,予以通报并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乡村治理发言材料

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要的条件。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推荐在建设“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上的讲话发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是首次在党的重大报告中针对乡村治理问题提出这一要求。建设“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既是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当下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着眼于新时代乡村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挑战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社会治理体系中,乡村社区是最基本的单元,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社区的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社会逐步由相对封闭的静态转型到流动加剧的动态,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变革、农村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农民思想观念日益多元,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不断变化的要求。“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的提出,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指明了方向,为乡村由“管理民主”向“治理有效”的升级找到了路径。

自治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核心。村民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村民委员会的公开透明选举保障了村民行使民主权力的途径,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畅通了村民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要通过派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壮大集体经济等措施,强化村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密切党同广大农民血肉联系、巩固党在村民当中的威信,要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健全务实管用的村务监督机制,开展以村民小组、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发挥好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确保亿万农民在稳定有序的基层民主实践中逐步提高民主素养。

法治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保证。乡村治理体系能否平稳运行取决于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进展水平。目前,我国乡村治理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但还存在着法不全、普法难、用法难、执法难、监督难等问题,“遇事找关系、办事讲人情、信官不信法、信权不信法”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当前,既要加快涉农立法速度、提高立法质量;更要加快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推进法律援助进村、法律顾问进村,加大普法力度,大幅度降低干部群众用法成本,用一个个公正的判决,推动基层干部群众形成亲法、信法、学法、用法的思想自觉,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

德治是健全乡村治理的支撑。乡村是人情社会、熟人社会,而人情与道德、习俗等相连,善加利用引导便可形成与法治相辅相成的德治。而实际上,德治在我国古代基层治理中有着较为丰富的借鉴资源,所谓“无讼”即是依靠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对人们形成规范。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弘扬农耕文明的精华,塑造乡村德治秩序,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新的社会道德标准,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注重树立宣传新乡贤的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村民奋发向上,用美德的感召带动村民和睦相处;大力提倡推广移风易俗,营造风清气正的淳朴乡风。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加速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任务愈发紧迫。“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的提出,为我国乡村社会走向“乡风文明”,实现“治理有效”,开辟了新境界,也必将为广大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提供坚实支撑。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