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的论文 论语礼记心得体会(精选8篇)

时间:2023-10-03 18:08:02 作者:MJ笔神 礼记的论文 论语礼记心得体会(精选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礼记的论文篇一

《论语》和《礼记》都是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它们分别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谈和礼仪制度,是中国哲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这两部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它们所传达的智慧与人性的关怀,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与体会。

第二段:学习“礼”的重要性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一种互敬互信、相互协作的精神,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础。在《礼记》中,孔子强调了礼的重要性并坚持要求人们要遵循一定的礼仪,彼此尊重和谦虚,从而建立互信和友谊。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重视“礼”,注重口表、礼仪和思想的修养,才能让我们真正获得相互尊重和和谐相处的效果。

第三段:学习“小孝”的意义

在《论语》中,孔子倡导“小孝”,即孝顺、关爱家庭成员。他认为,“小孝”是“学习的起点”,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够更好地与外部世界相处。遵守“小孝”之后,还能在他人的帮助下获得帮助和陪伴,从而实现“大孝”,即孝顺社会大众。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坚持“小孝”,关注家人和家庭成员,从家庭中学会尊重和友爱,进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第四段:坚持“仁爱”原则

在《论语》和《礼记》中,孔子一直强调“仁爱”这一原则,即对他人的关心和关注。他追求真正的人性,认为“仁爱”是人类的一种本质,是一个人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的重要特征。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坚持“仁爱”,尊重他人,帮助遇到困难的人,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建立起真正的友谊。

第五段:结论

综上所述,学习《论语》和《礼记》,不仅有益于我们的个人修养和素质提升,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与人相处的基础。只有我们坚定不移地遵循“礼”、“小孝”和“仁爱”的原则,才能使自己成为更有价值的人,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礼记的论文篇二

只应深信尼山语,磨不磷兮涅不缁

--—题记

《礼记》中,孔子这样说儒者——其饮食不溽。看来不仅“色恶不食”,“臭恶不食”,曾厄于陈蔡之间,饱尝过饥饿之苦的孔子,如今竟如此苛求饮食了。

是他要求过高,还是身体太娇贵?

都不是。问题就出在一个“礼”上。

“克己复礼”,孔子一生都在为礼教奔波。他所在意的不仅是“食”,衣食住行无不在“礼”的约束下。

品格上“儒者”以忠信为宝,“涅而不缁”,到春秋时一切礼法已成了繁文缛节,倒的确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

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已让人无暇顾及礼数,见人匆匆问声好,日日“趋庭”,已然失去了君子风范。

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是由于他不变的情操,是由于他“大同”、“复礼”的人生追求,是由于他谦和、端正的生活态度。我们没有学到他的礼、他的魂。我们只能是忙忙碌碌地终此一生。淡了规矩,弃了品性,丢了原则,因而也淹湮在茫茫人海中了。

穿越千古的尘埃,在古人的心中,寻找那一方净土。虽身处尘世,但那“繁复”的礼节却给浮生以宁静,予心灵以平和,赋人生以感悟。

不知礼者,也枉来人世了。无束缚不成器,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不仅适用于古代,亦适用于现代。

今生有礼今世好,莫笑尼山说旧辞。

礼记的论文篇三

《论语礼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及礼仪的规范。在这些文字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和道德理念,是对我们今天仍具有重要启示的。通过对《论语礼记》的学习,我深刻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从中汲取了很多宝贵的体验和教训。

第二段:礼记中的仪式和文化

在《礼记》中,孔子提出了许多关于仪式和礼节的观点。这些观点并不仅仅关注着表面上的礼仪,而是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念。比如孔子倡导的“以礼治国”思想,是强调礼容的存在,以及通过礼仪传递的尊重和感恩。而且,在人际交往中,礼仪的作用也不可小觑。通过学习《礼记》,我逐渐深入了解到了这一点,并且也在我的生活中更加注重了仪式和礼节的重要性。

第三段:论语中的实践和行为准则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许多都蕴含着深层次的人生哲理和行为准则。比如,“君子不器”,是孔子倡导的人格修养的重要思想,也就是强调人应该更加注重内在品质,而非外部形象。此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都是孔子提倡的以人为本、尊重他人的重要思想,我在学习这些思想的过程中也逐渐转变了自己对待自我和他人的态度。

第四段:思想和行为的统一

通过了解《论语礼记》,我发现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思想与行为的统一。也就是说,只有言行一致,在实践中贯彻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念,才能真正地达到内外合一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的统一,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处事准则、遵守内心的信仰和道德,坚持在言行中呈现真实的自我。

第五段: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论语礼记》,我们可以汲取到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启示。其中的思想和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通过对于“以礼治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践和行为的统一”等等这些思想的了解,让我们更好地体验人生、实现自我。值得一提的是,学习《论语礼记》并非独立的需求,它是我们长久以来文化积淀的结晶。我们需要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深入理解、从其中挖掘出人性的内涵以及文化的脉搏,来更加深刻地把握人们的生命意义的方向。

礼记的论文篇四

自古以来,我国便是礼邦之国。

你对古代礼仪知多少?下面就由小编带领大家一同学习古代礼仪礼记吧!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逐渐衰落而迁到鲁国。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孔子年少时作过许多卑贱的工作,据他所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据记载,孔子十五岁时就以学为志,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最为突出的是先代的礼乐典章制度。

孔子到三十岁时,所学已颇有成就。

据《史记》载,齐景公当时来到鲁国,曾特别向孔子请教政事。

五十岁左右,孔子逐渐受到当政者的重视,担任要职,其后,他又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飘泊生涯。

孔子周游列国,始终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地方。

他到处游说,传播儒家思想,以“仁”和“礼”为主体。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而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

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但孔子对于礼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他曾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

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

这个内涵即指“依仁成礼,以礼成仁。”仁是礼的内在根据,只有仁发于心,才能自觉地遵守礼;也只有依礼而行,才能最终成就仁。

可见,仁、礼相结合是根本,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纵观中国古代的礼仪,在孔子推崇之前,已有了成熟的发展和较为完善的制度。

中国古代礼仪形成于“三皇五帝”时代,到尧舜时,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就是“五礼”。

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商、周这三个奴隶制社会国家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日趋完善。

春秋时期,孔子把“礼”推向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到了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确立后,礼仪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拄,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后历朝历代都在朝廷设置掌管天下礼仪的官僚机构,如汉代的大鸿胪、尚书礼曹,魏晋时的祠部(北魏又称仪曹),隋唐以后的礼部尚书(清末改为典礼院)等。

同时,礼仪学著述越来越重要。

汉代把《周礼》、《仪礼》列为五经之一,是读书人的必修之课。

西汉人戴圣在研究前人礼书著作基础上,编纂《礼记》一书,也被列为十三经之一。

而礼到底是什么,古代的礼仪又有多少种呢?

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

《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唐人孔颖达说:“人能有礼,然后可异于禽兽也。

其次,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是指族群与族群,或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区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如果人类不懂得礼仪,那永远只会止步与原始社会,世界将不会发展前进。

第三,礼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

孔子在回答鲁哀公“君子何贵乎天道”之问时说:“贵其‘不已’。

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此为孔子的天道观。

宇宙永存,自然法则不可改变,是天然合理的。

人类社会要与天地同在,就必须“因阴阳之大顺”, 顺应自然规律,仿效自然法则才能生存。

儒家认为礼就是天道在人类社会的运用,儒家在礼的设计上,处处依仿自然,使之处处与天道相符。

《礼记·礼运》:“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事,协于分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了赵简子与子大叔的大段对话。

子大叔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礼记·乐记》:“礼者,天地之序也。”《左传》文公十五年,季文子云:“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左传》成公十六年,申叔时云:“礼以顺时。”

第四,礼是统治秩序。

古代中国在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以及并列关系的处理原则,都用“礼”的形式来体现。

如天子对于各诸侯国,要定期进行视察,以便了解下情,称为“巡守礼”。

《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

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所以说,朝觐之礼是要明君臣之义。

至于诸侯之间,则要定期聘问,以联络感情。

这些礼制对于维系一个幅员辽阔的王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礼是国家典制。

国家典礼都是按照以人法天的原则制定的。

天子与北极天帝相对应,天乙所居在紫薇垣,则天子所居称紫禁城。

《周礼》设计出一套理想官制,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象征天地四方六合。

六官各辖六十职,共计三百六十职,象征天地三百六十度。

隋唐以后,这套制度成为历朝的官制模式。

称职官制度为职官礼,称军政制度为军礼,甚至连营造法式,也因品阶官爵高下而异,处处包含等级制度,所以也是处处为礼。

第六,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

儒家认为人的活动,应该符合于“德”,要体现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为此,根据德的行为要求,制定为一套规范,也称之为礼。

如婚礼应该如何举行,丧服应该如何穿着,对父母应该如何服侍,对尊长如何称呼等等。

儒家将伦理道德归纳为一系列准则,认为是社会活动中最合理的原则,《礼记·仲尼燕居》说:“礼也者,理也。”《礼记·乐记》说:

“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在社会生活中,礼是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是诸事之本,《礼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道德为万事之本,仁义为群行之大,人要施行行道德仁义四事,不用礼则无由得成。

要通过教人师法、训说义理,来端正其乡风民俗,不得其礼就不能备具。

争讼之事,不用礼则难以决断。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等等的上下、先后之位,也必须根据礼才能确定。

从师学习仕官与六艺之事,没有礼就不能亲近。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只有用礼,才有威严可行。

礼到底又有多少种呢?

在古代中国,礼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因而礼的名目极为繁冗,《中庸》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

《周礼·春官·大宗伯》将五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一、吉礼

吉礼是指祭祀之礼。

古人祭祀为求吉祥,故称吉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吉礼祀邦国之鬼、神、示”。

将祭祀对象分为人鬼、天神、地示等三类,每类之下再细分为若干等。

1、天神:受祭的天神不仅很多,而且有尊卑之别,《周礼》分之为三等。

第一等是昊天上帝,或称大帝,为百神之君、天神之首。

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祭天,诸侯有国,但不得祭天。

祭天是国家最重大的典礼。

每年冬至,天子在国都南郊的圜丘,用“禋祀”祭昊天上帝。

祭天的仪式经过精心设计,一名一物,无不含有深意。

例如天为阳,而南方为阳位,所以祭天的地点要在南郊;天圆地方,所以祭天之坛要建成圜形;冬至是阴尽阳生之日,所以祭天必须在冬至,等等。

第二等是日月星辰, 日月星辰附丽于天,垂象著明莫过于日月,日月之明就是天之明,所以必须祭祀;“星辰”是指“五纬”(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十二辰和二十八宿,是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

祭日月星辰用“实柴”之祀。

第三等是除五纬、十二辰、二十八宿之外,凡是职有所司、有功于民的列星,如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

司中主宗室;司命(文昌宫的第五、第四星)主寿;风师是指箕星,雨师是指毕星,主兴风降雨。

祭这一类星用“槱燎”之祀。

后世祭典中,星辰入祀的范围不断扩大,司民、司禄、分野星、房星、灵星、农星、太岁等也都成为致祭的对象。

对上述三类天神的祭祀方式,同中有异。

相同之处是,禋祀、实柴、槱燎之祀都是燃烧堆积柴薪,使烟气上闻于天神。

但陈放在柴薪之上的祭品,依神的尊卑而有差别:禋祀用玉、帛、全牲;实柴之祀只有帛没有玉,牲体是经过节解的;槱燎之祀只有节解的牲体。

2、地示:对地示(示读qi)的祭祀,也依照尊卑分为三等。

第一等是社稷、五祀、五岳,用血祭祭祀。

所谓血祭,是用祭牲的血浇灌于地,使其气下达,及于地神。

社是土神;稷是百谷之主;五祀是五行之神;五岳指东岳岱宗(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被认为是天下五方的镇山。

第二等是山林、川泽,用狸沈之祭。

祭山林叫“狸”,祭川泽叫“沈”。

狸即“埋”字,将牺牲、玉帛埋入土中,表示对土地、山林之神的祭奠。

沈通“沉”字,是将牺牲、玉帛沉入川泽,以表示对川泽之神的祭奠。

此类祭祀的对象还有社稷、城隍、四方山川、五祀、六宗等。

据《周礼·小宗伯》,王郊祭之后,还要望祭五岳、四渎、四镇。

四渎指江、河、淮、济等四条大河。

四镇指扬州的会稽山、青州的沂山、幽州的医无闾、冀州的霍山,是四方的镇山。

五岳、四镇、四渎各据一方,相隔辽远,难以一一往祭,所以在都城的四郊设坛,遥望而祭之,故称望祭。

诸侯只能祭祀封地内的名山大川,所以自古有“祭不越望”之说。

第三等是四方百物,用疈辜之祭。

四方百物,是指掌管四方百物的各种小神。

疈是剖祭牲之胸,辜是将剖过的牲体进一步分解。

这类祭祀对象有如户、灶、雷、门、行等“五祀”。

礼记的论文篇五

《论语》和《礼记》是中国古代的两部经典著作,它们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智慧。读完这两部书籍,可以使我们对待人事物更有一种深刻的认识,了解更多人生智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论语》和《礼记》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关于《论语》的体会

《论语》包含着孔子的语录和他的学生们的记录,强调了礼仪、诚信、忠诚与仁爱的重要性。其中最著名的课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想被做的事情。这个观点反映了孔子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我们要做一位有德行的人,坚定不移地遵循道德规范和原则。

第三段:关于《礼记》的体会

《礼记》则关注的是社会礼仪和仪式的重要性。书中所说的“仪节”指的是社会礼仪和社会规范,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本书的作者也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一些特别的场合,他们应该表现出最好的一面,在社交场合展现出积极、自信和谦虚的态度。

第四段:两者之间的对比

虽然《论语》和《礼记》存在不同,但它们彼此之间是有关联的。《论语》强调了道德原则和个人品德的重要性,而《礼记》则重视人际关系和社会礼仪。两本书对于生活中的两个方面都非常关键,它们教导我们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两者的结合是很重要的。

第五段:总结和建议

综上所述,《论语》和《礼记》都是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可以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成为更好的人。同时,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规范,注意礼貌和品德,遵守人类的基本道德准则。生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品格和道德水准。只有处事、处人的态度一直保持稳定,我们才能够取得成功,创造出更加宁静、和谐、美好的世界。

礼记的论文篇六

自古以来,我国便是礼邦之国。

你对古代礼仪知多少?下面就由小编带领大家一同学习古代礼仪礼记吧!

由孔子之礼浅谈中国古代礼仪【1】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逐渐衰落而迁到鲁国。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孔子年少时作过许多卑贱的工作,据他所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据记载,孔子十五岁时就以学为志,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最为突出的是先代的礼乐典章制度。

孔子到三十岁时,所学已颇有成就。

据《史记》载,齐景公当时来到鲁国,曾特别向孔子请教政事。

五十岁左右,孔子逐渐受到当政者的重视,担任要职,其后,他又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飘泊生涯。

孔子周游列国,始终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地方。

他到处游说,传播儒家思想,以“仁”和“礼”为主体。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而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

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但孔子对于礼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他曾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

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

这个内涵即指“依仁成礼,以礼成仁。”仁是礼的内在根据,只有仁发于心,才能自觉地遵守礼;也只有依礼而行,才能最终成就仁。

可见,仁、礼相结合是根本,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纵观中国古代的礼仪,在孔子推崇之前,已有了成熟的发展和较为完善的制度。

中国古代礼仪形成于“三皇五帝”时代,到尧舜时,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就是“五礼”。

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商、周这三个奴隶制社会国家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日趋完善。

春秋时期,孔子把“礼”推向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到了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确立后,礼仪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拄,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后历朝历代都在朝廷设置掌管天下礼仪的官僚机构,如汉代的大鸿胪、尚书礼曹,魏晋时的祠部(北魏又称仪曹),隋唐以后的礼部尚书(清末改为典礼院)等。

同时,礼仪学著述越来越重要。

汉代把《周礼》、《仪礼》列为五经之一,是读书人的必修之课。

西汉人戴圣在研究前人礼书著作基础上,编纂《礼记》一书,也被列为十三经之一。

而礼到底是什么,古代的礼仪又有多少种呢?

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

《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唐人孔颖达说:“人能有礼,然后可异于禽兽也。

其次,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是指族群与族群,或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区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如果人类不懂得礼仪,那永远只会止步与原始社会,世界将不会发展前进。

第三,礼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

孔子在回答鲁哀公“君子何贵乎天道”之问时说:“贵其‘不已’。

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此为孔子的天道观。

宇宙永存,自然法则不可改变,是天然合理的。

人类社会要与天地同在,就必须“因阴阳之大顺”,顺应自然规律,仿效自然法则才能生存。

儒家认为礼就是天道在人类社会的运用,儒家在礼的设计上,处处依仿自然,使之处处与天道相符。

《礼记·礼运》:“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事,协于分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了赵简子与子大叔的大段对话。

子大叔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礼记·乐记》:“礼者,天地之序也。”《左传》文公十五年,季文子云:“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左传》成公十六年,申叔时云:“礼以顺时。”

第四,礼是统治秩序。

古代中国在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以及并列关系的处理原则,都用“礼”的形式来体现。

如天子对于各诸侯国,要定期进行视察,以便了解下情,称为“巡守礼”。

《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

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所以说,朝觐之礼是要明君臣之义。

至于诸侯之间,则要定期聘问,以联络感情。

这些礼制对于维系一个幅员辽阔的王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礼是国家典制。

国家典礼都是按照以人法天的原则制定的。

天子与北极天帝相对应,天乙所居在紫薇垣,则天子所居称紫禁城。

《周礼》设计出一套理想官制,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象征天地四方六合。

六官各辖六十职,共计三百六十职,象征天地三百六十度。

隋唐以后,这套制度成为历朝的官制模式。

称职官制度为职官礼,称军政制度为军礼,甚至连营造法式,也因品阶官爵高下而异,处处包含等级制度,所以也是处处为礼。

第六,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

儒家认为人的活动,应该符合于“德”,要体现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为此,根据德的行为要求,制定为一套规范,也称之为礼。

如婚礼应该如何举行,丧服应该如何穿着,对父母应该如何服侍,对尊长如何称呼等等。

儒家将伦理道德归纳为一系列准则,认为是社会活动中最合理的原则,《礼记·仲尼燕居》说:“礼也者,理也。”《礼记·乐记》说:

“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在社会生活中,礼是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是诸事之本,《礼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道德为万事之本,仁义为群行之大,人要施行行道德仁义四事,不用礼则无由得成。

要通过教人师法、训说义理,来端正其乡风民俗,不得其礼就不能备具。

争讼之事,不用礼则难以决断。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等等的上下、先后之位,也必须根据礼才能确定。

从师学习仕官与六艺之事,没有礼就不能亲近。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只有用礼,才有威严可行。

礼到底又有多少种呢?

在古代中国,礼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因而礼的名目极为繁冗,《中庸》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

《周礼·春官·大宗伯》将五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一、吉礼

吉礼是指祭祀之礼。

古人祭祀为求吉祥,故称吉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吉礼祀邦国之鬼、神、示”。

将祭祀对象分为人鬼、天神、地示等三类,每类之下再细分为若干等。

1、天神:受祭的天神不仅很多,而且有尊卑之别,《周礼》分之为三等。

第一等是昊天上帝,或称大帝,为百神之君、天神之首。

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祭天,诸侯有国,但不得祭天。

祭天是国家最重大的典礼。

每年冬至,天子在国都南郊的圜丘,用“禋祀”祭昊天上帝。

祭天的仪式经过精心设计,一名一物,无不含有深意。

例如天为阳,而南方为阳位,所以祭天的地点要在南郊;天圆地方,所以祭天之坛要建成圜形;冬至是阴尽阳生之日,所以祭天必须在冬至,等等。

第二等是日月星辰,日月星辰附丽于天,垂象著明莫过于日月,日月之明就是天之明,所以必须祭祀;“星辰”是指“五纬”(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十二辰和二十八宿,是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

祭日月星辰用“实柴”之祀。

第三等是除五纬、十二辰、二十八宿之外,凡是职有所司、有功于民的列星,如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

司中主宗室;司命(文昌宫的第五、第四星)主寿;风师是指箕星,雨师是指毕星,主兴风降雨。

祭这一类星用“槱燎”之祀。

后世祭典中,星辰入祀的范围不断扩大,司民、司禄、分野星、房星、灵星、农星、太岁等也都成为致祭的对象。

对上述三类天神的祭祀方式,同中有异。

相同之处是,禋祀、实柴、槱燎之祀都是燃烧堆积柴薪,使烟气上闻于天神。

但陈放在柴薪之上的祭品,依神的尊卑而有差别:禋祀用玉、帛、全牲;实柴之祀只有帛没有玉,牲体是经过节解的;槱燎之祀只有节解的牲体。

2、地示:对地示(示读qi)的祭祀,也依照尊卑分为三等。

第一等是社稷、五祀、五岳,用血祭祭祀。

所谓血祭,是用祭牲的血浇灌于地,使其气下达,及于地神。

社是土神;稷是百谷之主;五祀是五行之神;五岳指东岳岱宗(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被认为是天下五方的镇山。

第二等是山林、川泽,用狸沈之祭。

祭山林叫“狸”,祭川泽叫“沈”。

狸即“埋”字,将牺牲、玉帛埋入土中,表示对土地、山林之神的祭奠。

沈通“沉”字,是将牺牲、玉帛沉入川泽,以表示对川泽之神的祭奠。

此类祭祀的对象还有社稷、城隍、四方山川、五祀、六宗等。

据《周礼·小宗伯》,王郊祭之后,还要望祭五岳、四渎、四镇。

四渎指江、河、淮、济等四条大河。

四镇指扬州的会稽山、青州的沂山、幽州的医无闾、冀州的霍山,是四方的镇山。

五岳、四镇、四渎各据一方,相隔辽远,难以一一往祭,所以在都城的四郊设坛,遥望而祭之,故称望祭。

诸侯只能祭祀封地内的名山大川,所以自古有“祭不越望”之说。

第三等是四方百物,用疈辜之祭。

四方百物,是指掌管四方百物的各种小神。

疈是剖祭牲之胸,辜是将剖过的牲体进一步分解。

这类祭祀对象有如户、灶、雷、门、行等“五祀”。

《礼记·月令》说,春祀户,夏祀灶,中央祀中类雷,秋祀门,冬祀行。

礼记的论文篇七

《论语》和《礼记》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非常重要的两部作品。这两部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的演变过程,以及今天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从个人角度出发,谈一谈自己从《论语》和《礼记》中所得到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人生的真谛

《论语》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所体现的人际关系和人生价值观,令人深思。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在社交网络上虚拟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却很少和真正的朋友面对面交流。可是,《论语》从古代智慧的角度出发,强调了与人交往的意义和乐趣。我们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交上了各种各样的朋友,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眼界,让自己更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去适应。这种交往中不仅增强了人际关系,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色彩。

第三段:仪式的意义

《礼记》则从另一个角度谈到了人际交往。其中提到的许多仪式,如祭祀,礼拜等等,都是我们在现代社会所谓的“形式主义”,大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些仪式的实际意义。可是,这些仪式在古代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通过这些仪式,人们对于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态度也得以体现。众所周知,“礼”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他人、尊重仪式的情感。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这些仪式,重新寻找它们所体现的内涵。

第四段:实践与实用

文化讲究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最终还是要落到行动上,才能发挥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真正作用。《论语》中有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仅仅是要学习知识,更要不断地去实践、去体会。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学习初期,我们或许会感觉自己很拿手,但是,只有通过反复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得到实质上的提升。

第五段:总结

通过阅读《论语》和《礼记》,我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这些东西虽然有时被我们忽视,但是我们应该更加珍视这种文化宝藏,并努力去不断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掌握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更加出色的自己。

礼记的论文篇八

中华古国曾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仪礼》、《周礼》、《礼记》等礼乐文化的经典被先后列入学官,成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礼仪是“礼”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

中国的“礼乐射御书数”传统六艺中,“礼”字第一,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重视礼仪的传统。《论语》上有一则故事,孔子警告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如果不学礼的话,是没有办法立足的。”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中指出,做儿女的,从小时候起,就应熟习在不同场合的各种礼节,学习礼节仪文之事。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古训”、“家训”、“学规”中,也都有大量的关于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规范。

与人交往,如何称呼对方,彼此如何站立,如何迎送,等等,都有礼的规定。即使是吃饭,也应该在举手投足之际显示出自己的修养,称之谓食礼。行为合于礼,是有修养的表现,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

人现在的很多人忽视了对做人应懂得的`基本礼仪规范的学习。人们把那些在礼仪上不拘小节的人,认为“潇洒”;把身穿奇装异服,口讲粗话的人,认为“有个性”。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吃没有吃相,穿着邋遢,见了尊长连个招呼都不打,麻烦了别人连句感谢话也不说,在公共场所目无他人、任意所为,这都是没有修养的表现。

其实,礼貌、仪表、风度是反映一个人文化素质和修养高低的重要方面。《礼记》中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不是语言的有无,而是礼,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