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兰绿地规划(专业16篇)

时间:2023-12-12 14:42:29 作者:碧墨

通过规划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追踪和评估自己的进展,及时调整计划和策略,以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接下来是一些规划计划的评估准则,希望能帮助您在完成计划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估和总结。

园林绿地规划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园林绿地规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城市的“绿肺”,园林绿地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在我参与园林绿地规划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规划的重要性和挑战性。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园林绿地规划需要科学合理的布局。在规划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地理、人口密度、交通等各种因素,以达到最佳的空间利用效果。例如,我所参与的一个项目是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小型绿地规划。该区域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因此我们选择了在绿地中设置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以鼓励人们步行或骑自行车前往绿地,减少交通压力。此外,我们还规划了多个景观区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布局合理的园林绿地不仅可以提供更好的休闲环境,还能提高整个城市的生活质量。

其次,园林绿地规划需要注重绿化设计。绿化是园林绿地的核心要素,它不仅可以增添绿意,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净化城市环境。在规划中,我们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被,合理布局花坛和树木,使整个绿地看起来更加美丽和舒适。我曾参与的一个项目中,我们选择了适合许多鸟类栖息的树种,增加了园内的生物多样性。此外,我们还利用各种景观设计技巧,例如水池和喷泉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视觉和听觉体验。通过科学合理的绿化设计,我们可以打造出一个宜人、可持续发展的园林绿地。

而后,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我们还需要注重多功能性。一个成功的园林绿地不仅仅是一个看起来美丽的场所,它还需要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例如,一些人可能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休息和阅读;一些人可能希望有一个儿童游乐场供孩子玩耍;一些人可能需要一条跑步道进行锻炼。在规划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创造出一个集多样功能于一体的园林绿地。在我参与的一个项目中,我们设置了休闲区、健身区、游乐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一个多功能的园林绿地可以更好地服务城市居民,提高其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此外,园林绿地规划还需要关注可持续性。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园林绿地规划不仅需要美化城市,还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在规划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减少土地开发,保留原有的自然环境,减少混凝土和沥青的使用。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雨水收集系统,减少污水排放。在我参与的一个项目中,我们利用了雨水收集系统来灌溉园内的花草。这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还可以减轻城市的排水压力。通过可持续性规划,我们可以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为未来的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在园林绿地规划中,科学合理的布局、合理的绿化设计、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我的实际参与,我有幸亲身体验到这些原则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园林绿地规划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需要我们综合考虑社会、环境和人们需求的综合性任务。我深信只有坚持规划原则,才能打造出更加优美、宜人和可持续发展的园林绿地,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园林绿地规划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00词)。

园林绿地规划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提供了一个宜人的休闲场所。通过参与园林绿地规划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规划的重要性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本文将分享我在园林绿地规划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为更好的城市规划和绿地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第二段:规划前的调研与分析(200词)。

在进行园林绿地规划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与分析。首先,需要了解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空间布局,确定规划的定位和目标。其次,研究当地的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植被等,从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独特的园林景观。此外,还应统计人口、交通等数据,以便评估绿地的容量和规模。通过广泛的调研与分析,我认识到合理的规划是基于充分了解和分析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规划的可实施性和持续发展性。

第三段:多元化的设计和功能(300词)。

园林绿地规划的核心是设计,而设计必须体现多元化的功能。在规划中,我们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如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老人更重视休闲和健身,可以设置康体设施和养老活动区域;儿童需要一个安全、有趣的游乐空间,可以设计成具有教育和娱乐功能的儿童乐园;残障人士则需要无障碍的通道和设施,以便他们能够方便地享受绿地的乐趣。通过多元化的设计和功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增加园林绿地的活力和吸引力。

第四段: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300词)。

园林绿地规划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这对于现代城市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在规划中,我们要充分考虑绿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例如,可以选择本地的植物物种,以促进生态平衡和保持地域特色。同时,合理的绿地布局和规模可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气候状况。与此同时,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园林绿地规划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农田灌溉等手段,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利用率。

第五段: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200词)。

园林绿地规划与建设是一个群众性的工作,而公众的参与和社区的建设则是其成功的关键。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应该倾听公众的声音,融入他们的需求和建议。通过组织专题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可以了解到社区居民对园林绿地的期望和建议。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社区的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园林绿地的管理水平。通过开展环保宣传和社区公益活动,可以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和园林绿地的共享环境。

结尾(100词)。

园林绿地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规划,我们可以创造出美丽宜人的绿地,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充分了解和分析的重要性,多元化的设计和功能的必要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意义,以及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的关键。希望在未来的园林绿地规划和建设中,能将这些心得体会应用到实践当中,为我们的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绿地规划实验心得体会

在当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的今天,绿地规划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宜居城市和改善城市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久前,我参与了一次绿地规划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对绿地规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新的认识,下面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规划意义与原则。

绿地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首先,绿地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人们的休闲健身场所,增加城市景观的协调与美观。而在绿地规划实验中,我们认识到规划必须要有科学性,需考虑到科学形态的分布、丰富的空间内涵、全年景观的变化和城市产业发展的需求。此外,公平性和公众参与也是绿地规划的重要原则之一,要深入了解市民的需求和意愿,更好地为大众提供场所和服务。

第三段:实验结果与收获。

在绿地规划实验中,我们结合实地调研和规划分析,选择了一个城市的城市边缘地带作为规划对象。通过实地踏勘和测绘,我们了解到该地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植被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我们考虑到当地居民的需要,将绿地规划为生态公园、体育公园和文化广场等不同功能区域,并且保留了一定的农田和自然保护区。最终的规划将城市边缘地带打造成了一个集休闲、健身、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现代生态绿地。

第四段:遇到的困难与解决办法。

在绿地规划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了解和分析大量的规划数据和区域地理情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鉴于这一问题,我们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减少了重复性的工作。其次,就是家乡居民的需求多元化和复杂化,如何平衡各方利益需要我们做出周详的调研和论证,以确保规划的公正性和可行性。当然,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争议和纠纷,在这方面我们通过开展公开听证会,邀请市民代表参加决策,集思广益,并成功解决了争议。

第五段:对未来绿地规划的展望。

通过这次绿地规划实验,我深刻体会到绿地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发展中,绿地规划应该更加注重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域与绿地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应该加强公众参与,将市民的需求与规划结合起来,更好地满足大众的多样化需求。

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加深了对绿地规划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绿地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绿地规划不仅能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人们的休闲场所,还能丰富城市的空间内涵,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将市民的需求与规划结合起来,为大众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浅析居住区绿地规划与养护管理

本文介绍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指出了居住区绿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居住区绿地养护管理应当采取的技术措施,对于今后搞好居住区绿化具有帮助和借鉴作用.

作者:侯冬梅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林业局,山西,阳泉,045000刊名:山西林业英文刊名:forestryofshanxi年,卷(期):“”(3)分类号:s731.5关键词:居住区绿地规划养护管理

浅谈园林绿地规划相关论文参考

最近来到了上海园林绿化相关单位,调查了上海现在的绿地规划状况!据相关人员透露,上海市规划至20xx年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17-18平方米。中心城的绿地系统将由环、楔、廊、园为基本框架。

1、环。

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中心城范围拓展至外环线,外环绿带在中心城外围形成一道绿色屏障,限制城市化地区无序地向扩展,保证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过渡。同时外环绿带中大量的公共绿地可明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向市民提供节假日休闲游憩场所。外环线全长98.9千米,其中浦东长50.7千米,浦西长48.2千米。外环绿带以500米宽为基础(其中沿外环线100米为纯林带),采取“长藤结瓜”的形式,局部地段扩大规模,形成大面积成片绿地。外环绿带总用地面积62平方千米,其中近期实施部分约10平方千米。

2、楔。

楔形绿地从城市外围“楔”入市中心,将清新自然的空气引入城市内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然而上一轮总体规划确定的楔形绿地不但未能得以实施,相反在城市开发的大潮中被不断侵占蚕食,尤其是浦西部分的原规划楔形绿地因未能很好地控制保护,已所剩无几。根据新一轮总体规划要求,规划确定了8片楔形绿地,其中浦西3片,分别位于吴中路、大场、桃浦地区,浦东5片,分别位于三叉港、张家浜、三林塘、东沟、北蔡地区,总用地面积59平方千米,其中浦西9平方千米,占15%,浦东50平方千米,占85%。由于规划楔形绿地总量(尤其是浦西部分)已不足,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保质保量实施,浦西部分应以纯林带为主,面积不少于90%,浦东部分可结合体育设施、游乐设施及其它低层低密度开发项目,同时应保证纯林带、大型公园的用地面积不低于30%,生产性绿地不低于30%。

3、廊。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网络骨架,它不仅可使城市的绿色空间延续不断,形成丰富的城市景观,为城市注入生气和活力,还能有效地改善和保护城市地区小生态,减少噪声、汽车尾气、灰尘等污染,缓解交通繁忙地区的热岛效应。上海是滨江城市,典浦江、苏州河及其它支流河道贯穿全市,是中心城难得的自然开敞空间。然而这些河道作为景观资源却远未足够利用。生活岸线少、绿化少、水质差,极大地影响了城市面貌。依托中心城主要河道、轴线道路、入城干道,规划确定8条主要绿色走廊,沿线充分挖掘潜力,加强绿化力度。8条绿色走廊分别为:

黄浦江(南浦大桥-杨浦大桥)。

苏州河。

世纪大道。

沪闵路——漕溪路——衡山路。

虹桥路——肇嘉浜路。

曹安路——武宁路。

张杨路。

杨高路。

4、园。

园指城市中的集中公共绿地(本规划中特指浦西内外环之间3000平方米以上,浦西内环内1000平方米以上,浦东新区、宝山区、闵行区1公顷以上的公共绿地)。园是现代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不仅有供市民游憩的功能,更有改善地区小生态(吸尘、防噪、蓄水、防灾、缓解热岛效应、提高空气含氧量等)的功能。由于现状中心城的公共绿地量少,分布不均,大多处于超负荷状态,清晨、节假日公园内人满为患,难觅清静,有些地区更是无公园绿地可寻。因此利用城市改造和产业调整的契机,大力进行集中公共绿地的建设显然已是当务之急,也是绿地实施规划的重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集中公共绿地的规划。

三、创新与特色。

统一考虑绿化规划建设与林业发展规划,把中心城和郊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绿化规划。根据绿地系统规划,专项进行了公共绿地实施规划,并将其落实到分区规划及有关地区规划,还初步估算了动拆迁、建设资金等。在布局形态上,规划考虑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五、实施效果。

按照规划,目前外环绿带62平方千米中,100米宽林带已经建成,其余部分正在实施。中心城内自中绿地、黄光绿地、徐汇绿地、浦东中央公园等大型绿地公园,郊区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均已实施,对改善城市生态质量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本次规划明确楔形绿地是全市绿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助于进一步控制用地。另外,此规划首次根据遥感资料补绿建网,对中心城内消除公共绿地服务盲点,提高人均公共绿地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园林绿地规划心得体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空地越来越少,对于居民而言,园林绿地成为活动身心、休闲放松的重要场所。作为一名规划设计师,我有幸参与了多个园林绿地规划项目,从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以下是我对园林绿地规划的心得体会。

首先,园林绿地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在规划一个园林绿地时,需要综合考虑周边居民的需求、环境特点、可持续发展等多个因素。例如,在一个居民区内规划一个公园,需要确保公园面积能够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同时要合理安排道路、停车场、卫生间等设施,以方便居民的使用。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园林绿地的景观美观和环保性,选择合适的植物和建筑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园林绿地规划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园林绿地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场所,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需要注重人文关怀。比如,在规划一个公园时,可以设置一些供人们休息的座椅、阅读角、儿童游乐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还可以考虑为老年人设置健身器材、园艺活动等,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通过注重人文关怀,可以增强园林绿地的活力和吸引力,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再次,园林绿地规划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园林绿地规划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在规划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环保,选择适宜的植物,设计合理的水景系统,以增强园林绿地的自然气息。同时,还要考虑节约能源、减少废物产生等问题,选择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和设备,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通过注重可持续发展,可以使园林绿地更好地与自然环境融合,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

再次,园林绿地规划需要注重区域特色和文化传承。不同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文化传统,因此在园林绿地规划时,要注重体现区域特色和文化传承。比如,在规划一个城市公园时,可以融入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和建筑,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此外,还需要考虑土地的特点和自然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植物,使园林绿地更加和谐自然。通过注重区域特色和文化传承,可以提升园林绿地的文化内涵,激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最后,园林绿地规划需要与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合作。园林绿地规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与政府部门、社区居民以及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合作。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期望,与政府部门和专业人士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通过广泛的沟通和合作,可以确保园林绿地规划的顺利实施,同时也为各方提供了参与和共享的机会,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

总之,园林绿地规划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需要兼顾多方因素,并注重人文关怀、可持续发展、区域特色和文化传承。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与社会各界广泛合作,我们可以规划出更加美观、便利和具有特色的园林绿地,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有哪些现状及反思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特定的发展模式,这是在历史催化下的产物,与周围环境及自身的文化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注重历史延续,开创特色未来。

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应该体现城市的历史沉淀和发展变化。城市建设大多是在城市原有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历史不能被否定。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要科学的有意识的发掘、利用和保护,使得历代所经营创造的城市空间和景观得到延续,同时应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出既符合地方特色又具有时代进步感的城市空间。所以在进行景观绿地规划设计时,注意保存城市的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珍品,使其能够反映一定的文化内涵。在景观绿地规划中可以放置一些具有当地文化特色和历史沉淀感的小景来营造场地的历史氛围,可以是一片斑驳的墙面,一块当地的老石或是一棵枯树。

2体现人文精神,注重视觉感受。

人们都希望看到美好的事物,所以景观的视觉和谐也非常重要,所以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必须尽量使城市景观在各个方面的不同方向和不同视角下都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3尊重自然环境,实现和谐共存。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在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中应该尊重自然资源,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以自然景观的柔性特征软化城市的钢筋混凝土营造的硬体空间,使人为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共处,为人居环境注入生命活力,创造特色环保城市。同时通过合理的景观绿地规划设计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形成安全的距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维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协调统一与变化,开创多元化发展。

人类社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也就要求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应该让不同的社会团体收益,各得其所,真正实现城市景观的多样性。但是在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发掘城市个性和地方特色,突出城市与其他不同区域的城市的差异个性,而且与周围城市也有所区别。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探讨论文

城市人工湿地不仅仅是完整的生态系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人工湿地在净化城市水资源的同时,还可以规划生态景观。基于此,主要分析和研究城市人工湿地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湿地是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代表性生态系统,具备净化水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及美化环境等作用。人工湿地能够自我完善、自我净化,拥有相应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城市景观环境,临水建筑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形式,人工湿地规划和生态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湿地发展现状。

湿地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环境资源。水生文明和水力文明的'发展和建立都是以湿地为基础。湿地对于控制污染、调节和抵御洪水以及降解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之为地球之肾。湿地是很多动植物栖息的地方,尤其是鸟类。由于人们对湿地的认识不足以及人口的快速增加,使湿地的使用和开发不是十分合理,甚至遭到破坏。因此,促使湿地丧失自然特性,面积急剧降低,生态价值不断下降,很大程度影响了自然湿地的存在。如果仅依靠传统的方式或者自然保护区域来对湿地进行保护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及生态恶化的速度。只有充分发挥湿地的作用和功能,正面面对湿地系统的自然交替和存在,才能抑制湿地的破坏程度。

2人工湿地基本概念和特点。

人工湿地属于使用人为方式形成拥有湿地性质以及功能的生物、土壤、生态系统和水体等,相比较自然湿地来说,人工湿地的植物种类、基质等具有很高的人为选择,具有比较简单的空间结构以及简单的食物网、单一的营养结构,对于有机污染物具有很高的降解能力,可以合理地把水里的污染物变为氮、碳等被湿地植物吸收,从而达到净化湿地的目的。在人工景观上不断发展生态理论,人工湿地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成为重要的生态景观,形成的处理污水系统不但可以处理污水,还拥有水景观特点以及生态湿地系统的特征,具有独特的功能、结构等优势。人工湿地具有特定的消费者、生产者及分解者,利用流动水体、透水性基质、生物种群以及植被形成的能够适应污染环境的人工复合湿地系统,可以净化环境和水体,属于半自然水景观。人工湿地拥有生态环境系统和自然生态群落,视觉上具有自然特色和生活情趣,能够集景观与功能于一身的生态景观环境资源,对于净化城市空间具有很大作用,提高了城市湿地空间的活力。

浅谈园林绿地规划相关论文参考

为了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都市,上海在这方面也是倾力投入,使生态建设得到更可靠的保障。地处上海中心城区的闵行区最近来在环保方面就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环保局利用高科技,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使得企业排污方面的数据在第一时间就可自动传送到环保局,一个“电子千里眼”使得排污及时而有效。

为了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闵行区对一些污染性较大的化工等企业加强监督和管理。另外闵行区还利用苏州河支流截流工程,将本区污水纳入市排污总管,这样就确保了全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收集处理。经过近十年来的不懈改造,现在的闵行已有1/3以上的土地被绿色覆盖,这里的居民们体会到了环保带来的好处。苏州河的治理,在上海也是常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

过去的苏州河,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染没有得到控制,长期污染,成了一条臭水河,一到夏天就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污浊的河水几乎成了上海人的一块心病。而经过治理后,今天的苏州河,水变清了,两岸变绿了,又重新成为令上海人引以自豪的一片风景。努力向生态城市迈进的上海正一天天变得美丽起来。今天,上海已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围城,而是一个高楼与碧水相依,公路与绿地相傍的充满着清新气息的绿色家园。

在地球的环境与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受到全世界更多国家关注的今天,上海已义无返顾地走上了生态城市建设的道路,虽然前面的路还很长,但上海人相信路的那端必定会是一个绿意盎然的人间天堂。

今年,上海全年计划新建各类绿地100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5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平方米;完成屋顶绿化10万平方米。此外,年内还将计划完成10座老公园改造和260个旧居住区绿化调整任务。

有关人员透露,今年,上海将计划完成造林6.5万亩,实施低效林改造2万亩,推进现有林地基础设施建设8万亩。实施绿化景观改造工程,抓好中心城区10个重点区域、10条主要道路的绿化景观建设,形成一批绿化新亮点。推进崇明东滩国家示范保护区建设,启动保护区优化工程项目;推动4.6平方公里青西湿地修复和重建工作。规划至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大于2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大于35%。

规划中的上海将会变得更加绿意盎然,是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地位更加的让世人瞩目!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城市环境水平急剧下降,人们对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越来越重视,对绿地系统的识识从过去把园林绿化当作单纯供游览观赏和作为城市景观的装饰和点缀的性质,向着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转化;向城乡一体化,建设大环境、大绿化的方向转化。本文对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探讨。

1、系统观方向。

我国城市绿化从最初的黄土不露天,到见缝插绿,再到把城市绿地当成一个大系统对待,是一个典型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2、生态观方向。

依据生态学的理论探寻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指标和效益,逐步成为中国城市绿地。

系统研究中的热点,大量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如有关城市绿地系统对生态城市建设作用的研究,有关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认为城市绿地应保证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城市绿地系统分析、应用和建设的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的研究,景观生态学指导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研究。

3、协调观方向。

绿地系统是城市的一个子系统,绿地系统如何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如何引导城市发展,始终是研究的热点。

4、技术观方向。

借鉴计算机遥感等相关技术手段,调查分析城市绿地的现状,为制订科学的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依据,已成为大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必备手段。

5、目标观方向。

建设园林城市是中国城市绿化发展的普遍目标,尽管对花园城市的内涵指标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依然有许多城市把它们作为高于园林城市的奋斗目标,并对之进行研究,探讨城市绿化在其中的作用。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作为城市自然资源生产的主体,转换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自然资源以实现固定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的食品链,实现城市的天然物流和能量的循环,为城市注入氧气、温度和湿度,而且有利于吸污、杀菌、降低噪音、土壤保水、净化水质、补充地下水、分解废物垃圾等有效功能形成。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不仅是种植绿色植物,还需要包括动物、微生物和无机的环境创造,实现自然环境和生态建设的整个结构功能的恢复。

2、确立城市绿化的产业地位。

城市绿化产业作为信心的第三产业,其产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金额自然生产率共同创造的,并且其大宗商品价格特点是具有市场价格和影子价格两部分特点的并存之处。城市绿化商品的影子价格可以联系到公共物品,如氧、恒温、杀菌除尘等方面,按照有关研究成果计算影子价格,价格是绿色建筑投资的3.42倍。城市绿化的市场价格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市场价格是直接有形的产品,如建筑、装饰、植物和花卉等形成;而另外一分部是无形产品,它可以形成市场价格,如周边土地价格升值,及其他周边服务,最后一部分连接依附到无形产品之中的价格,它是不能够直接实现易货的市场价格,如,旅游景点、旅游服务的价格。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应该是在它的影子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双重发展为目标下进行的。

1、按总体控制指标构造城市绿地系统。

据估计,如果想要使得城市绿色空间能够充分发挥其洁净空气、改善城市气候、降低噪声、实现生态效益等功能,城市绿化覆盖率起码要达到至少30%才可以。我国已制定了本世纪初,人均实现公共绿地面积7.11m2的目标。根据这些指标,在新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应当保留大型绿地,并且还要设计一些分散的点状绿色,形成庞大的绿色空间,并进行合理的配置,还可以通过老城区的旧区改造,增加绿化覆盖率,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结构规划。

2、加强市中心区绿化建设,创造立体绿色空间。

在高楼林立、土地密集型的老城区,其路面都是比较坚硬,主要是以沥青水泥占主导地位。因此,通过点、线绿色规划,可以提高城区绿化。既要保护现有的绿地不会受到削弱,同时也应该见缝插针,实现路边绿地、宅旁绿地,、街道绿地,以及河流改道扩建,建设绿化街道和滨河绿地;与工厂进行协商,工厂需要搬迁,为了绿地的合理发展。随着技术的改进,如今的屋顶防渗技术日趋成熟,可以实现建设屋顶绿地,也可以建设绿色建筑外墙、花园和其他绿地的绿表。

3、综合各项新措施,多角度实现规划建设目标。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城市绿化规划理念,以及协调绿化系统架构,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1)成为城市景观之一。

城区一般都处于城市的中心,其历史悠久,而且现代风格和历史风格交相辉映。通过对各城区的规划和合理布局,加强城市和风景名胜遗产的交错和融合,实现城市和景点、景区的互补。

(2)连锁反映。

依托城市,将外环道路和高速公路建设起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在城市周围形成自然景观与耕地保护的绿化带。

(3)纵横交错。

在城市中主要道路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城市道路的骨架。纵横交错建设生态景观和防护绿化带,实现中心城市的绿化网络与外围城市周围绿化进行交融,实现城市交通氧气通道和带状防护绿地的建设。

(4)兼顾点带。

实现城市水资源和树林的和谐与团结,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协调共生,古老历史和现代风格展示交融,合理利用现有的供水系统,将水体景观和城市防洪设施进行有效的结合,提高绿化美化档次,实现美丽的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提高城市绿地的整体效率。

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于与自然共同生存的理念日益被大家所提倡。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突出地方特色以及人文文化、生态系统等等。只有在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中,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才能与自然共生,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会使得生活家园永葆生命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丽亚.规划评估的理念、方法与框架的初步探讨[j].城市规划,6。

[2]杨s昊.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01).

浅谈园林绿地规划相关论文参考

2、城市绿地率是指城市各类绿地(含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其他绿地等五类)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城乡新建区比率不应低于总面积的30%,旧城改建区不应低于25%,理想的城市绿地率以40%~60%较好。

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要根据人均用地建设指标而定,理想的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应大于9,人均建设用地较少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指标相应降低。

4、居住区绿地面积里,新建居住区绿地面积不低于30%,旧区改造不得低于25%。

浅谈铁岭市避灾绿地规划

**市避灾扶贫搬迁规范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避灾扶贫搬迁规范管理,推进全市避灾扶贫搬迁工作规范化,全面提升避灾扶贫搬迁工作水平,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暂行)》、《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建房资金筹措方案和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运行机制的通知》和《进一步做好陕南陕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立足市情实际,结合相关工作实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坚持从落实生命至上、避灾优先的安全工程,改善生存条件、加快脱贫致富的扶贫工程,保护自然环境、推进和谐发展的生态工程,实现住有所居、提升生活质量的安居工程,促进人口聚集、推进城镇化的先导工程的战略高度,不断深化对避灾扶贫搬迁工作的认识,科学定位,统筹安排,高点规划,推动避灾扶贫搬迁工作向“建设管理项目化、搬迁群众主体化、搬迁规划体系化、建设主体市场化、购房关系合同化、质量监管全程化”转变,全面提升避灾扶贫搬迁工作质量和水平。

第三条做好避灾扶贫搬迁工作,要坚持四条原则:1.坚持把避灾扶贫搬迁工程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抓手,注重与统筹城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一体的人口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的有机衔接,为实现搬迁得出、稳得住、能就业、快致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助推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

2.坚持集中安置为主,政府主导,县级统筹,科学规划,企业运作;实行市县统筹谋划,一盘棋部署,一体化布局,分年度实施。

3.坚持安全至上、节约集约、适度规模、抓大缩小、基础配套、长治久安,统筹市域、县域搬迁布局规划,鼓励搬迁对象进城入镇住社区,推进跨区域安置。

4.坚持因户施策,工作到人,实行以户定建、以户定业、以户定扶,确保搬迁群众住的称心、服务跟进、增收有门。第四条避灾扶贫搬迁要紧紧围绕提速度、强管理、重配套等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抓好落实。

1.提速度,即着力加快避灾扶贫搬迁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1)工作布局提前,工作进度提速。每年第三季度即下达下年度工作计划,当年集中安置房年初实现全面开工,年底实现主体竣工。上年度安置房在年中要达到入住条件,年底入住率达80%,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对象确定、规划布局、项目配套早落实、早衔接。要对搬迁对象全面进行分类、摸底,对象一定三年,做到有的放矢。布点坚持进城入镇和单元式安置为先,抓大缩小,提升水平。配套项目要超前安排,提前上报,先行先建。(3)规划设计、建设用地、配套资金提前落实。每年下半年开始做好第二年安置房和配套建设的前期工作,确保工作进度。(4)及时加强巡查、督导和评比工作,随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对搬迁安置指标实行动态管理,按工作进度适当调剂。

2.强管理,即全面实施避灾扶贫搬迁规范管理,落实资金配套政策,提升工作水平。(1)对象要定准。搬迁对象类型要明确,标准要统一,严格审定程序,坚持避灾户、危居户、特困户三优先。(2)规划要审定。要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加强对集中安置社区布局规划和社区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审查备案,确保规划科学合理。(3)管理要严格。要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坚持基础先行、设施配套,全程精细化管理,加快进度,严控工程造价,最大限度的保障搬迁群众权益。(4)资金要落实。市县要认真落实配套资金,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坚持标准,兑现到户,资金到项目、补助到对象。强化资金监管,确保使用安全。(5)用地要规范。落实避灾扶贫搬迁用地专项指标,规范管理程序,坚持省市标准,严格限制超面积用地和超标准建房,最大程度地节约集约使用土地。

3.重配套,即强化避灾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管理和服务,全面做好搬迁群众产业就业创业工作,实现增收致富目标。(1)社区管理:实行人和房与地和林的异地管理办法,依法科学、有效管理。按照居住地政府的公共服务、群众的自治组织、市场化的物业管理、可持续的维护运行的思路,积极探索政府、市场、业主分工合理、相互衔接的社会化、市场化管理模式。原住地土地、林地和水塘等承包、收益权益不变,一切财产权益均受到依法保护。(2)集中力量落实搬迁户增收致富的“一区一策,一户一法”措施。将社区与园区、产业与创业、培训与就业有机结合起来,逐社区、逐户制定增收计划,倒逼产业发展。要明确每个移民安置社区、每户搬迁群众集约土地发展产业、集中培训促进就业、集成政策促进创业的具体措施,加快增收脱贫步伐。各县区要全面落实龙头企业培育与到户的增收计划,落实帮扶责任,促进搬迁群众增收致富。(3)建立健全减负增收制度。要进一步减轻搬迁群众负担,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信息、技术服务力度,提供就业创业服务,进一步加大金融扶贫力度,为搬迁群众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扶持。

第二章对象认定。

第五条搬迁对象类型。凡符合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扶贫、生态或工程移民(符合搬迁条件)五种类型之一的农村群众,即可确定为避灾扶贫搬迁对象。搬迁对象依照类型分别由县区发改、国土、水利、扶贫和民政等主管部门审定。

第六条时间界定。凡在年1月1日以后新建或购买新房,且实际搬迁入住的才能确认为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对象。从2011至年,同一搬迁对象只能享受一次搬迁安置补助政策。

第七条审核程序。按照本人申请--村张榜公示、向群众反馈确认后上报--镇政府初审、张榜公示向村组反馈后汇总上报--县区张榜公示、向下反馈实施的“三上三下、三级公示、三榜定案”审批程序,张榜公示期为7天,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第八条避灾户、危居贫困户、特困户是搬迁安置的重点对象,要按照“避灾户优先、危困户倾斜、特困户交钥匙”的要求,区分轻重缓急,确定搬迁方式和搬迁时序,实施有序的梯次搬迁。对避灾户要优先实施搬迁。危居贫困户搬迁要采取政策倾斜、干部包抓等办法加大支持,加快搬迁。特困户主要采取“交钥匙工程”,即由政府负责建设5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供特困户无偿居住,周转使用,产权归公。对五保和孤寡老人等特困户还可以通过入住敬老院(敬老院安置不能超过当年特困户安置总任务数的40%)、调剂闲置房、能人托养等方式进行妥善安置。避灾户、危居户和特困户安置户数每年不低于总搬迁任务的30%、20%和10%。

第九条鼓励搬迁群众进城入镇,跨县区、跨镇办、跨村组集中安置。对跨县区进入集中安置社区的,迁出县区只负责对象资格审查认定,完善相关资料,其他工作由迁入地负责,搬迁任务计入迁入地。跨县区搬迁一律由农户向迁入地申请,由迁入地汇总后报市搬迁办通知迁出地进行资格审查和资料完善,由市搬迁办将相关资料、手续转入迁入地。对没有进入集中安置社区的,由迁出县区按迁出市外政策兑付。

第十条分散安置必须是经过统一规划,完成地灾、洪灾评估等前置审批手续,选择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较好的区域,重点用于进城入镇、特困户安置以及中心村庄整治和传统村庄的保护,以多户联建为主,杜绝新的单庄独户,避免复制传统农村,堵塞各项管理漏洞。每年分散安置户数不超过总搬迁任务的15%。

第十一条搬迁对象分户以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为准。对2011年以后符合分户条件且在公安部门办理分户户籍的搬迁对象,可以按新户籍享受搬迁安置政策。

第十二条对干部、职工或城镇人员家属(父母、配偶、子女)是农村户口且符合搬迁类型的,可以享受搬迁安置政策。

第十三条坚持实行以户定建,搬迁群众全程参与,增强搬迁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搬迁安置对象的主体地位,保障其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参与权。

第三章规划设计。

第十四条规划选址。

1.避灾扶贫搬迁社区建设选址应避开山洪、风口、滑坡、泥石流、洪水淹没、地震断层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段,避开各类保护区、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和地下采空区,向城镇、干线公路、中心村、川道、产业聚集区靠近。

2.将避灾扶贫搬迁与区域内市政建设、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敬老院、重大工程建设搬迁安置等结合起来,做到以户定房,以人定建,平衡供求关系。

3.避灾扶贫搬迁规划选址必须进行地质、洪涝灾害评估及环境影响评价。对分散安置和100户以下集中安置小区,地质、洪涝灾害及环境影响评估评价由县区移民搬迁机构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踏勘后,进行综合论证,并按规范出具结论性意见书。对100户以上集中安置小区,由县区移民搬迁机构委托符合相关资质要求的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书,县区住建、规划部门将其作为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前置要件。

第十五条规划编制。

1.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统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型城镇化体系规划,精心编制总体规划和县区布局规划,每个安置小区要结合实际编制完善建设规划,形成避灾扶贫搬迁总体规划、县区布局规划和小区建设规划为一体的避灾扶贫搬迁规划体系,统揽避灾扶贫搬迁工作。

2.规划编制应以县区为单位,委托具备乙级以上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

3.规划编制标准。(1)总体规划要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人口布局规划、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规划、资源环境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统一,确保规划科学合理,符合搬迁群众意愿。(2)布局规划要坚持县级统筹、集中安置、进城入镇为主的原则,结合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对每个集中安置社区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安置户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投资估算、建设时序等进行统筹安排。(3)建设规划按照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等相关要求进行编制,对群众住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坚决避免因规划建设不当造成二次搬迁,坚决杜绝重复建设和浪费。(4)群众自建住房应符合《陕南地区移民搬迁自建住房技术规范》,满足适用、经济、安全、卫生和环保等基本要求。

4.对100户以下的集中安置小区,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自然村的标准,规划水、电、路等基本生活所需;对100-500户的集中安置小区,按照行政村的标准重点保证;对50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小区,要按照集镇的标准,实现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

第十六条规划布点由各县区组织初审后,于每年9月底前将第二年确定的符合要求的各集中安置点布点规划报市搬迁办审定,经批准后进行规划并评审,未批准的不列入移民安置计划。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做好规划评审和技术审查工作。各县区应编制《避灾扶贫搬迁布局规划》和《避灾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规划》并做好规划评审。各县区将初评完成的《避灾扶贫搬迁布局规划》报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技术审查,完成报批后30日内报省住房建设厅备案。对《避灾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规划》,安置户数100户以下由各县区住建、规划部门组织评审;安置户数100-400户的由各县区住建、规划部门初审,报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技术审查;安置户数400户以上的,由县区住建、规划部门评审、市规划管理部门初步技术审查后,以县为单位报送省住建厅进行技术审查。完成技术审查的规划设计方案都应根据相关法规按程序进行报批。市搬迁办会同市规划局每年末和第二年初集中开展来年规划审查,属省住建厅审批的,由市规划部门邀请省住建厅专家到市上进行集中审批,优化服务,加快进度,提高质量。

第十七条在避灾扶贫搬迁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规划,按规划实施。凡是没有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或边规划边建设的,市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责令立即停止纠正,并视情节做出严肃处理。市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按有关规定强化规划监督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第四章项目管理。

第十八条避灾扶贫搬迁工程要严格按项目管理的要求,以县为主,以安置社区为单位实施,形成以规划定规模、以规模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全程监管、终结审计的项目化管理机制。

第十九条县区政府是避灾扶贫搬迁的实施主体,县区移民搬迁机构具体负责实施,各相关部门做好指导和监督。对集中安置项目,各县区搬迁办要按照规划设计、项目核准、项目备案、招投标、项目验收、终结审计的项目管理程序,认真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项目备案审批。

1.避灾扶贫搬迁建设项目必须按照程序进行项目备案。集中安置项目备案内容:(1)移民搬迁对象台账;(2)县区人民政府对移民搬迁对象的审批文件;(3)集中安置社区项目详细规划方案;(4)布点审批和规划审查意见(依据建设规划分别由省、市、县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5)建设用地预审文件;(6)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洪涝灾害评估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分散安置备案内容:(1)移民搬迁对象台账;(2)县区人民政府对移民搬迁对象的审定文件;(3)建房用地审批文件;(4)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和环境影响评价意见。

2.建立搬迁对象台帐,并逐级报备。按照以户定建、以人建房的要求,准确建立移民搬迁台帐,报县区政府审批。避灾扶贫搬迁对象台帐主要内容包括:县区名称、集中安置区名称、安置规模、搬迁安置类型、户主姓名及身份证、家庭成员、联系方式等。县区移民搬迁办将经市、县区移民搬迁领导小组审定批复的各类报批手续以及对象台帐准备齐全,报市移民搬迁办进行初审后,报经省移民搬迁办公室进行技术审查,合格后确认备案。

3.未经备案的移民搬迁安置项目不得开工,不能纳入搬迁安置范围,财政不予拨付建房补助资金,不提供周转金,不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和年度目标任务考核。

第二十一条强化质量监管。

1.坚持质量安全“零容忍”和“终身制”,全面做好质量安全管理。认真做好环评、安评、质监工作,采取“行政、中介、群众自治”三结合的办法,抓好全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2.严格执行项目管理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1)所有集中安置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招投标管理办法,实施招投标,严禁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市搬迁办与市规划部门要强化源头管理,从筛选和加强招标机构监管入手,加强招标管理。(2)市县规划、建设、质监部门要依法加大避灾扶贫搬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划部门要加强规划制定、审查和规划执行监督管理,确保规划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建设、质监部门要将年度避灾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全部纳入质量安全监督范围,并在工程开工时全面介入监管。(3)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中介机构要同心协力,各尽所能,确保质量。建设单位要对质量全面负责;勘察单位要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单位要精心组织设计;施工设计文件审查单位要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对设计文件进行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监理单位要按照监理规范和规定程序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要确保各项检测数据真实准确。(4)积极发挥搬迁群众代表、村组干部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全程参与工程监督管理,确保建设质量安全。(5)将避灾扶贫搬迁联建、自建工程纳入质量监管体系,确保所有工程保质保量建成。

3.强化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1)实行质量安全终身制。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工程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负责人、注册执业人员对所承担的工程项目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质量负终身责任。(2)各相关部门要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发现质量安全隐患要及时督促限期整改,并负责跟踪,直至整改完毕。(3)对工程建设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严肃处理,依据情节,从重进行处罚,并在媒体上进行曝光,记入企业不良信用档案。(4)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造成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事故的,依法追究参建单位、法定代表人和有关人员责任。对在安全监督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恶劣影响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第二十二条县区移民搬迁机构及相关职能部门对移民搬迁安置住房项目实施监管和验收。统规统建项目按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号年10月19日)有关要求进行验收,形成竣工验收资料和《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自建住房按照《陕南地区移民搬迁自建住房技术规范》(dbj/t61_62_2011)有关要求进行验收并形成竣工验收资料。

第二十三条避灾扶贫搬迁档案资料包括对象基本信息、对象入住信息、电子影像信息、项目信息、资金信息等,所有资料都要实时准确录入陕南移民搬迁信息化管理系统,严禁随意调整、空项、漏项等。

第二十四条推进社区化管理。

1.对在城镇规划区建成的3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小区,按城市社区标准设立社区。在城镇规划区外安置规模在300户或1000人以上,且具备相对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移民居住区,参照城市社区标准,设立移民搬迁社区;安置规划在300户或1000人以下的移民居住区,不单独设立移民搬迁社区,作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纳入相邻社区或安置点所在村委会管理。社区建设、管理运行、经费保障等,按照《陕西省民政厅、发改委、财政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陕民发〔〕80号)和《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陕办发〔〕9号)执行。

2.用合同方式依法规范搬迁安置群众购房关系,明确买卖双方权责。县区要结合实际,制定避灾扶贫搬迁制式合同,约定搬迁户和政府间的权利义务。

3.由搬迁群众自主选择安置社区、安置方式、房屋面积、房屋位置,并取得房屋土地证、产权证,自主决定是否转移户口、自由处理原有财产、继续享受原土地、林地承包权以及由此产生的收益及各项惠农政策。搬迁群众同等享受新居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以及社区提供的各类服务。

4.各县区政府要及时完善基础设施和必要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方便生产生活,促进群众入住。依法依规对群众进行管理,加强对搬迁安置群众的素质教育和文明教育,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搬迁安置群众逐步改变生活习惯,适应新环境,建立新关系,享受新生活。

第二十五条坚持有业安置与有土安置相结合,以有业安置为主。

1.区别情况,分类安置。要按照“一区一策、一户一法”的思路,逐安置小区、逐户制定增收办法,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各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对全市搬迁群众家庭就业状况进行调查摸底,逐户掌握人口、劳动力情况,以安置社区为单位形成台账,以县区为单位建立移民户劳动力就业状况信息库。对家庭无就业、无劳动力的移民户,纳入社会保障,按政策享受农村低保等优惠政策;对有劳动能力、缺乏劳动技能的,整合人社、扶贫、农业等部门的培训项目,结合贫困人口创业培训工程,大力开展移民户创业就业培训,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和机会,促进群众增收;对接收移民搬迁对象就业的企业、社会组织,要给予优惠、扶持和奖励政策,鼓励其吸纳搬迁群众就业。

2.广开就业渠道。通过安置社区服务岗位和门面房经营安置一批、城镇经商安置一批、园区景区提供就业岗位安置一批、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安置一批,确保户均至少有一人就业。

3.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县、区为单位,建立土地、山林等涉农生产要素流转信息服务系统,创新流转管理办法,打造流转平台,实现有土安置。要规划产业板块,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建设农业园区,落实一村一品,培育壮大山林经济和涉水产业发展,降低群众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多渠道增加收入。

第五章资金管理。

第二十六条资金筹集。

1.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省上每户按1.5万元,特困户再增加0.9万元的标准补助建房资金;省上整合的项目资金,用于集中安置到户补助和“小配套”设施建设,户均3.9375万元(按照总搬迁安置任务的80%计算);鼓励楼房化安置奖励资金户均0.5万元(单体建筑物在四层及四层以上的搬迁户)。

2.市、县(区)按省政府有关规定,落实农户搬迁建房补助资金,每户不少于1.5万元,特困户再增加0.9万元。市、县(区)财政分别于当年10月30日和11月30日拨付并归集到陕南移民搬迁共管账户。

3.各县区人民政府要根据辖区避灾扶贫搬迁工作需要,足额预算项目前期工作费用,确保避灾扶贫搬迁工作正常开展。搬迁群众要加大自筹资金力度,采取投工投劳、亲友邻里互助、金融信贷等方式筹措建房资金,发挥主人翁作用。

4.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投入技术、资金参与移民搬迁工程,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能人通过回报家乡等形式投入移民搬迁工程,允许村组干部、农村能人带头投身移民搬迁工程,积极引导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捐赠、捐助资金投入移民搬迁工程,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工商资本、返乡能人、村组干部以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避灾扶贫搬迁工作机制。

第二十七条建房补助。

1.建房资金补助严格按照省政府有关规定,执行兜底政策,最低不能少于市上确定的建房差别化补助标准,即按照分散安置、集中安置(占天占地、一户一宅)、楼房化安置三种类型,每户至少按3万元、4万元、5万元予以建房补助。对入住统规统建单体四层及以上楼房的搬迁安置户,每户再增加0.5万元建房补助资金。各县区对进城入镇上楼的户,还可制定更加优惠的补助、帮扶政策,加大力度。所有补助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兑现到户。

2.对市内跨县区入住集中安置社区的,由迁入县区负责兑现建房补助资金;对迁出市外或市内跨县区安置但没有进入集中安置社区的,由迁出县区负责兑现补助资金。

3.在优先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前提下,按照搬迁对象自愿的原则,可利用存量保障性住房安置搬迁对象,并严格按照保障性住房的有关规定管理。搬迁对象资格审查确定后,经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县区移民办和保障房管理中心签订协议,县区移民办按成本价格统一回购保障性住房,并按程序分配到移民户,建房补助资金具体兑付和住房分配、管理办法由各县区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八条资金管理。

1.各县区都要统一设立“陕南移民搬迁资金专户”,资金代码为“305021”,省市县政府筹集的资金以及搬迁群众按要求自筹的建房资金,都要在当年12月底前筹集到位并全部归集到“陕南移民搬迁资金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帐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

2.各级财政、监察、审计、避灾扶贫移民搬迁等部门要严格执行市监察局、市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办下发的移民搬迁“十严禁”工作纪律,切实加强避灾扶贫移民搬迁资金的监督检查和审计,防止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对违反规定,挤占、挪用、截留、套取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第六章用地管理。

第二十九条坚持依法依规用地、专项指标保障用地、节约集约用地,推进集中安置、统规统建、社区化管理。

1.各县区要完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移民搬迁安置用地布局,优先将移民搬迁安置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2011年起,陕南移民搬迁用地年度计划单列下达,由市国土局根据各县区搬迁安置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区。

2.避灾扶贫搬迁安置项目农用地转用审批方法和程序:项目承担单位申请--所在地县区国土部门初审--市国土局审核--市政府审批。

3.移民搬迁供地方式:申报市人民政府通过农用地转用审批的移民搬迁项目,按照集体建设用地的审批程序进行审批;对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土地的,可按照经济适用房的用地政策,按划拨方式供地。

4.县区申请受理土地审批项目应完善的相关资料:用地请示、项目立项文件、规划选址意见书、环评意见、地灾评估、用地预审、征地协议、集中安置点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勘测定界报告及勘界图、用地平面布置图等。

5.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分散安置户均不超过0.25亩(含附属房屋及院落用地),集中安置安置户均不超过0.2亩(含公共用地),且集中安置率要达到85%以上,上楼安置率要达到60%以上,城镇安置率要达到60%以上。住房面积人均25平方米,户均按照60-120平方米确定,最大不超过140平方米。

第三十条土地、房产证办理。按照“搬新拆旧、一户一证”的原则,移民搬迁使用国有土地安置的,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安置的,可在公安部门办理户籍迁移手续后,按宅基地进行土地登记并按有关规定核发土地使用证。县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土地登记及规划许可结果,依法对移民搬迁安置房进行确权登记,并及时颁发房屋产权证。

第七章成本管理。

第三十一条严格控制房屋成本。通过招投标、价格听证、搬迁群众代表与建设企业商讨、配建商品房补差以及争取各类补助资金等多种方式,控制成本,降低价格。

第三十二条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市县区财政、税务等部门要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的《陕西省移民搬迁安置税费优惠政策》(陕政发[2012]4号)等有关文件规划,减免避灾扶贫搬迁有关税费,降低建设成本,减轻群众负担,最大限度保护搬迁群众利益。

第三十三条实行最高限价制度。搬迁安置房屋必须低于同一地段相同水平的商品房价格,在农村建设的集中安置社区房屋最高造价不超过1200元/平方米,对在中心城市、县城及集镇规划区内建设的集中安置房和高层安置房、建设成本超过1200元/平方米的,要报经市搬迁办组织听证、审核批准后执行。

第八章落实责任。

第三十四条加强领导。各县区政府为陕南移民搬迁责任主体,“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抓好工作安排部署、规划实施、项目管理和监督检查,扎实推进避灾扶贫搬迁工作。县区政府要成立移民搬迁安置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部门的职责,相互配合,高效工作。要设立移民搬迁安置办公室,正科级规格,原则上挂靠县扶贫开发局(也可以单设),落实10-15名人员编制。要保障经费,配强力量,确保避灾扶贫搬迁工作顺利推进。

第三十五条广泛宣传。各级各部门要从斩断贫困复制链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的重大意义,广泛开展大调研、大培训、大宣传活动,提高干部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充分调动搬迁群众积极性,进一步加快搬迁步伐。

第三十六条部门职责。避灾扶贫搬迁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各级各相关部门必须认真履职,合力攻坚,协作推进。(1)市、县(区)扶贫局(搬迁办)具体做好避灾扶贫搬迁安置牵头抓总工作,负责总体规划制定、政策研究、任务下达、组织实施、督查指导、核查验收等相关工作。(2)发改部门要将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牵头制定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配套规划,负责避灾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编报、争取、捆绑和资金整合工作,制定相关实施办法,组织落实。(3)财政部门负责足额筹集按时拨付避灾扶贫搬迁安置资金,做好资金监管工作。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的《陕西省移民搬迁安置税费优惠政策》(陕政发[2012]4号),牵头制定我市避灾扶贫搬迁安置税费优惠扶持政策实施细则,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到位。(4)规划部门负责市、县(区)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布局规划和各集中安置点建设规划制定、评审和报批工作,制定并落实税费优惠政策。(5)住建部门负责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建设质量管理和搬迁安置房屋确权发证工作,并按照要求出台税费优惠政策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6)国土部门负责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工程建设用地报审、地质灾害评估等工作,出台搬迁安置户办理土地证的具体办法,对搬迁安置房屋办证、测绘、评估等给予收费优惠。(7)水利部门负责水利基础建设项目编报、争取和集中安置社区洪涝灾害评估工作。(8)农业部门负责制定避灾扶贫搬迁产业配套规划,做好土地流转及产业发展工作。(9)林业部门负责做好林地流转政策配套和具体落实工作。(10)公安部门负责搬迁安置群众户籍迁移政策制定和管理服务工作。(11)教育、民政、卫生、环保、文化、体育等相关部门要积极编报公共服务项目,做好项目争取和衔接工作,确保尽快配套到位。(12)金融办要组织人行、银监部门制定金融支持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工作的具体办法,并督促相关金融机构认真落实。(13)各有关项目主管部门都要按市、县(区)政府统一安排,协助移民搬迁部门做好集中安置社区所有项目的规划、申报、实施、监管和验收等相关工作,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问题。全市上下都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尽所能,全力以赴,全面推进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工作顺利实施。

第三十七条严格奖惩。坚持每月检查通报、每季度检查评比、半年考核、平时考核和年终单独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机制,考核结果与县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挂钩。对完成移民搬迁任务且成效显著的县区,给予表彰奖励。市政府每年从避灾扶贫搬迁省级整合资金中提出10%,用于奖励当年避灾扶贫搬迁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区,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大型集中安置社区建设;对没有完成年度任务、没有按照省市标准兑现补助资金、工程质量安全存在严重问题,并因此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县区实行“一票否决”。对工作进展迟缓、项目实施不力、资金使用不当的,严肃追究县区主要领导责任;对移民搬迁对象审定过程中弄虚作假,或移民搬迁建房擅自超规划、超面积、超标准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套取、骗取搬迁住房的,依照相关规定处理,并依法收回住房;对移民搬迁过程中渎职和贪污、侵占、截留、挪用移民搬迁资金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在此之前市县制定的与本办法不一致的避灾扶贫搬迁各项政策、规定,一律停止执行,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执行中,中省出台了新的避灾扶贫搬迁政策、规定,以新规定为准。

第四十条本办法由**市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探讨论文

1.生态型城市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建设科学的、实际的和起点高的生态型城市,对城市的经济、社会、人文和生态等的发展方向有重要影响,将其置于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能够为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提供重要保障。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遵循符合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还需要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设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发起“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课题,该课题为生态城市的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及规模样板。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为人类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相互和谐。

2.生态型城市规划存在的价值。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以及对城市进行生态型规划,对社会的发展都存在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以下主要内容:第一,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有助于利用本地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形成合力的发展规模;第二,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对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紧缺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降低了城市发展的阻碍力度;第三,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了健康文明的消费环境,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体系;第四,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同时带动了城乡建设,为生态文化城市的形成创造了环境;第五,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推进了生态产业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发展;第六,生态型城市的建设,确保了生态经济的首要地位,保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七,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协调了自然和社会的整体需求,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条件,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二、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遵循的基本原则。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城市承载力原则,指的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生态系统对城市中的人类活动强度的承载极限。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城市发展的规模有一定的限制,因此,生态条件也存在着一定的极限承载力。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对其发展规模有一定的限制,为了保证城市生态的承载力原则,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规划进行要求:第一,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环境的净化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质量,影响城市的发展规模,因此,需要首先考虑环境的净化功能;第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将城市重点产业的数量、布局和种类,进行生态规划,确保产业的生态资源能够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第三,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并通过经济和技术水平、社会和生活环境等手段,来提高承载力;第四,合理调控城市人口数量,对城市布局和密度进行合理分配,这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重要要求。

2.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原则。

环境经济学,即生态经济学。在早期曾经被称为公害和污染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和生态相互融合的一种交叉学科。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该交叉学科有效地对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进行融合,对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同时还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其中,城市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工生态环境复杂、消费系统庞大等的整体,具有较为薄弱的还原系统,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为了建设良好的生态型城市,需要将生态经济学理论,作为建设城市的重要指导,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实现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并在遵循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原则中,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系统,确保城市建设的生态发展。

3.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原则。

人们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对自然资源的过渡使用和掠夺,导致较多的自然资源急剧减少,造成全球性质的环境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这种片面追求效益,不顾生态的行为,为社会的长期和谐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为了建设生态城市,就需要强调自然和人之间的和谐,在城市规划中,保护和改善环境,为居民创造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和整洁的生态型城市。

4.生态型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规划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而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其发展空间的存在为生态系统的成长提供了基础。人们在遵循自然成长性原则的同时,还需要根据自然演变的规律进行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运用成长性原则,会确保城市的健康长远发展,将城市的文化、历史、建筑、物质等作为一种生命形式,进行保护、更新和维护,是生态型城市成长性原则的重要表现。

5.生态型城市的个性原则。

城市规划中,需要对气候、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确保能够突出每个城市的特点。同时,在生态化设计环节中,对城市的山、水和人文等特色进行凸显个性的建设;尤其是在对城市魅力、竞争手段和知名度等方面,也需要进行重点特征的建设;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善和提高经济和环境的融合程度,确保能够很好的彰显生态型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个性色彩。三、结语综上所述,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将城市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将城市发展和变化作为建设城市首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深刻了解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从新的角度、新的时代,对城市区域性和生态型发展,进行研究和实践。建设出具有各地区域特点,以及富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确保对市、镇、社区、乡村等的生态型发展,进行完美展现。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调查报告

——以张家口市胜利公园为例。

学院城乡规划。

专业班级城规182班。

姓名张志慧。

学号20183020205。

指导老师孙晓璐。

成绩。

目录。

一、公园概况及主题。

1.1位置及周围环境。

1.2基础现状。

二、公园布局分析及设计特点。

三、

园林景观设计四大要素分析。

1.地形。

2.水景。

3.建筑。

4.植物景观。

四、公园评价。

五、现存问题。

六、改进意见。

一、公园概况及主题。

1.1位置及周围环境。

胜利公园坐落在张家口市区林园北街中段,左邻林园路。北、东、西侧都为居民区,北侧主入口前的街道是社区市场,南侧为察哈尔烈士陵园。公园环境优美,林木葱茏,各种动植物种类繁多,是休闲娱乐、散步锻炼的好去处。园中有小型动物园、各种健身器材,全年免费为市民开放。(公园周边情况如图1)。

1.2基础现状。

张家口胜利公园是一个综合性公园,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是专供游人休闲娱乐的开放式公园。2008年张家口市对公园进行了整体改造。改造后的胜利公园重修了园内主次干道及游园甬道,引进了丝棉木、龙桑等十几种在张家口市少见的树种。入口处新建了多功能旱地音乐喷泉,喷泉水型随着音乐的变化美轮美奂,这也是张家口市在公共绿地上首次建设此类喷泉。

在原来温室的位置,有一个近500平方米的大型鸽舍,使胜利公园的广场鸽养殖更加规范化。同时,为了延长游人在园内的游玩时间,使夜间的景色更加迷人,园内还增加了庭院灯、草皮灯等照明设施。还建有健身广场,场地内健身器材丰富多样,人群活力最为活跃。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下,5月18日,闭园2个月的张家口胜利公园重新向市民开放。公园内灌木植被增多,牡丹花开正艳,健身游园的市民纷纷前去打卡。

二、布局分析、设计特点。

1.布局分析。

公园功能分区主要有绿地景观区、运动球场区,健身区,动物园区、鸽子活动区、摊贩区,硬化广场区和富有韵味的水池与古亭,构成结构完整,功能丰富的城市公园。公园在入口广场处设有一个喷泉,成为整个公园的亮点,提起游客的游玩兴致。道路绿化方面,公园重点在沿线的道路绿化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标志性景观大道,在原有花卉布置的基础上,增加地栽花灌木、花卉和有色观叶植物,形成了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建立健全了社会化的管养体制,形成城市绿化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公园整体景观轴线连贯分明,主要节点位于公园偏西侧。分区明确,较为规则,布局较为合理,能满足附近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同时也为疫情背景下的当代人民带来一些生活乐趣。

2、设计特点。

胜利公园为城市公园,建成时间为1945年9月,历史悠久,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该公园是一个集游乐、休闲、文化、生态与一体的综合公园。入口进行特别处理,营造出一种开阔、舒适的氛围。以水池的形式作为节点,公园内还设有凉亭、健身场地、小型动物园、球场及多个小型硬化广场作为公园的节点,形成两轴、多节点的空间布局。公园凉亭周围设置座位,方便游客休息解乏。胜利公园的植物种类较多,物种较为丰富,植物类型与场地空间相适应。

三、四大要素分析。

1.地形:地形较为平坦,无明显起伏,平面形状整体比较规整。

2.水体:水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是整个景观的中心,并且丰富了景观。使整个景观增添生机。万物之色,水色最素,也最富于变化,园林中的水在园林建筑山石中起到了点色与破色的作用,入口处建有的音乐喷泉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喷泉所在的场地充满活力。

3.植物:。

公园内植物覆盖率很高,树龄大,树形自然柔和,夏季郁郁葱葱,入口以高大的杨树和柳树为主。矮树丛与修剪过的灌木相匹配。左边是柏林杜松树。健身区前方的柏林中点缀着桦树、球形灌木、樟子松等小型植物。但是公园内现多松柏及高大杨柳等植物,春季飘柳絮,为鼻炎游客带来不便,冬季缺乏观赏性。

图8胜利公园绿地绿线。

4.建筑:建筑物主要以亭子为主,在园中可点景、观景又可供人小憩、纳凉和避雨。公园内有建筑小品、厕所、服务中心等建筑。公园设计关注到了景观与建筑物的关系、绿化与建筑小品的关系以及景观绿化与道路之间的关系,整体宜人舒适。建筑后退道路尺度宜人,建筑前有小型的集散广场,广场与道路相连。但是公园内的建筑形式不够丰富,公共厕所较少。

四、公园评价。

1.作为一个城市居民区的公园,基本上做到了为周边群众提供休息场所的公共职能。

2.公园环境布置较为合理,引进了多种耐寒树种,为公园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

4.公园内地健身器材为居民地身心健康带来了保障,很受周围居民的欢迎。

胜利公园的建设满足了城市园林的要求,从比例上讲它种植了许多种类的树木,同时建有凉亭、喷泉、座椅、鸽舍还有一些娱乐设施。并采用了借景的处理手法,把远处的住宅楼引入整个公园之中,远景近景相互结合,使人倍感亲切,舒适。

五、存在问题:

1.公园没有开敞空间,全是道路,行人流动性太强,来来往往,造成人群向陵园移动,在陵园耍剑,下棋,跳舞等。

2.公园路面材质主干道部分为光滑大理石,所以会造成行人行走不便有摔倒受伤的危险。

3.公园门口商贩分布扎堆呈情况,导致游客入园不方便。

4.公园作为人群休闲的场地,却存在卫生情况不佳,尤其是鸽笼附近的卫生情况尤为恶劣。

5.公园内设有一个小型游乐场,但目前看来荒废已久,并没有进行及时的修缮或改建,造成了场地的浪费。

6.公园内基础设施布置情况较差,健身器材过于陈旧,建筑设施并不够人性化,路灯多以损坏,夜晚不能照明,公园面积较大却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在公园上厕所很不方便。

六、改进意见:

1.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园荒旧场地利用率,改造成开场用地供游人使用。

2.对公园的卫生进行严格管理,提高管理标准,为人群提供舒适的环境。

3.统一管理周边商贩,为他们设置专门场地,使入口处通畅有序。

4.对公园主题进行深化探究,加大宣传力度。

5.对公园现有植物景观进行少许改造,以树木适宜、生态优先等原则进行改进。

附录。

游客朋友您好!我们是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希望通过此调研了解公园中游客参与情况,欢迎参加本次答题。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年龄段为:

3.您来自于哪个社区:

a.附近社区。

b.较远社区。

4.您平时是否去胜利公园:

a.是,经常去。

b.偶尔去。

c.不怎么去。

5.您平时去胜利公园的时间:

a.早上。

b.中午。

c.下午。

d.晚上。

6.您对哪类景观会产生兴趣,停留休闲:(多选)。

a.健身场地。

b.球场。

c.喂鸽场。

d.小型动物园及周边。

e.主干道及各个甬道。

f.凉亭。

g.其他。

7.您平时在公园会做什么:(多选)。

a.健身运动。

b.休息冥想。

c.散步放送。

d.和家人共享美好时光。

e.学习。

8.您对胜利公园现状满意程度: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9.您认为那些公园提供的服务欠考虑:

a.公共设施数量(比如卫生间、垃圾桶等)。

b.绿化不够丰富。

c.休息场地少。

d.交通流线不合理。

e.其他。

规划工作总结。

规划建议书。

企业文化规划材料。

营销规划。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探讨论文

(1)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城市环境恶化加剧,要创造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空间,不仅要求我们要减少各种污染,更要求我们重视城市绿地建设,让绿色植物充分发挥其净化空气、水体、土壤,调节气候,降低噪音等功能。

(2)有利于城市防灾: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这让防灾减灾在城市建设中凸显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防火防震、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城市绿地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3)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城市与自然要和谐共处,必然要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的同时为其他生物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间。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中华建设》《财经界》等杂志先发表、后付费!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

(1)增加城市景观的经济效益:如可以可开发观光旅游景区,许多地区正是依托当地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

(2)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调试环境:城市绿地可以为人们提供日常休闲的活动场所,一些郊区森林等地常常是人们进行休假疗养的首选地。

(1)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以绿色植物为建筑群衬托,使之更具魅力的例子很多,如,青岛海滨红瓦黄墙的建筑群,高地散落在山丘上,隐在绿从中,形成了优美的城市风景线;再如上海外滩建筑群,绿色景观环绕建筑群,显示出勃勃生机。

(2)美化市容。

(3)衬托建筑,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

(4)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增加城市景观的美学效果。

(1)沟通中心城区绿地和市域绿地,弥补了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与市域绿地系统跨度过大的缺陷,在两者之间起到了过渡、联系的作用。

(2)深化与细化对城市规划区“四区”绿地的管控,保障城市规划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健康的有序发展。

(3)有效保护与管控城市规划区内对未来城市结构布局起到关键性引导作用的生态保障区与敏感区绿地,防止城市连片发展,避免城市无序蔓延。

(4)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串联各类郊野公园与各种游憩廊道,综合开展各类郊野游憩活动,弥补中心城区的不足。

3.1依山就水,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已有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在滨水地带进行高密度绿化,建设开敞式的滨水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理想的近水、近地和近绿空间。在破碎地形和不宜建筑的地段,布置绿地,既可充分利用自然,节约优质用地,又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构成丰富多彩的绿地空间。北方风沙较大的城市,绿地应着重防风沙和水土保持的功效,由于绿化成本高,绿地指标也不能定得太高。南方城市夏季湿热,绿地应以遮阳、降温功效为主,由于绿化成本较低,绿地指标可定得高些。风景旅游城市应加大投入,做好规划,将名胜古迹等历史文化遗产和河湖山川等自然风景有机结合,形成独具魅力与个性的城市绿地系统。

3.2点线面结合,均衡布局。

点状绿地,指城市中的小块绿地,包括小区公园、街心花园、立交桥头绿地、交通环岛绿地、屋顶花园、广场绿地等,它投资少,建设快,散布城区,布局均衡,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所能享受到的最佳绿地形式。线状绿地,指城市中沿交通线路如铁路、公路两侧以及旧城墙、河湖海岸形成的狭长带状绿地。城市主要干道两侧线状绿化的卫生防护功能、装点美化功能很强,是城市的门面。沿河、沿湖、沿海等滨水地带的绿化条件最好,观光游览的功效突出,是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休闲的最佳场所。面状绿地,指城市中的大型专用绿地、各类公园和风景旅游区,是城市园林部门投资兴建的专业化的园林绿地。面状绿地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绿化设计标准高,与山水等自然景观结合紧密,人文景观也很丰富。无论是点状绿地,还是线状绿地,都应做到均衡布局,使每个城市居民都能很方便地观赏、享用到绿地。做到点、线、面结合,形成一个城市绿地系统。

3.3公共绿地为主,专用绿地为辅。

专用绿地指隶属于各个企事业单位的绿地,由企业投资建设与管理,主要用于企业内部庭院的装点和职工的休憩场所。但发挥着与其他类型绿地同等重要的作用。应鼓励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大型企事业单位,建设专用绿地,将绿地建设作为改善企业内部环境、塑造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向社会开放。公共绿地,包括道路广场绿地、街道庭院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公园绿地等,是社会性的绿地,是城市绿地的主体。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的核心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一些城市的标识。城市公共绿地建设,要把区级、居住区级和街区绿地建设放在首位,如各类邻里花园、街心花园、居住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区级公园等。

3.4与城市总体布局保持一致。

城市绿地的规划与布局,应与城市总体布局保持一致。如沿城市外围的环城公路建设控制性绿环绿带;在大型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建设卫生防护绿带;在城市郊区或各子城区之间布置大型自然风景区;在市中心人口密度高、人流车流集中地区,建设拥有一定面积的街心公园和广场绿地等等。

4规划布局对策与规划手段。

4.1二优保。

强化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区的边界与提级安排,依法分类分级优先保护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区。

4.2三自律。

(1)“城市环境自律”:加强城市内部绿地系统建设,减轻城市对区域生态的副效应。

(2)“乡村环境自律”:加强农业生产区的管理,培育农游结合型农园区,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3)“景观资源区环境自律”:加强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区的建设管理,杜绝对资源的建设性破坏。

4.3四廊建。

重点保护与建构“蓝、山、紫、游”4类生态与游憩廊道。

4.4五区通。

重点保护与建构“城域、城城、城乡、城景、景景”5类地区绿色连通廊道。即“城市与区域、城市与城镇、城镇与乡村、城市与景观区、景观区与景观区”间的廊道。

4.5网状构。

采用绿道修复与重构手法,优化配置绿道结构,并使绿道网络化,满足动植物迁移和传播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求,达到培育多样性物种和营造丰富景观的目的。

4.6绿产化。

在强调严格保护并不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系统为代价的前提下,依托各类“绿色生态工程”,活用与绿色利用生态与景观资源区,构建类型多样、层次丰富的绿色旅游服务体系及绿色产业链体系。

现代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要素论文

摘要:从城市园林的角度研究了城镇广场空间设计的空间形态、空间围合与开口、空间方向性,探讨了广场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城市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形式等问题。

城市广场空间设计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功能主义认为城市广场的存在是为了满足城市生活需要而形成的空间。从美学角度看,城镇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要有相当的审美标准。从生态学角度看,城镇广场肩负着开放空间促进空气流通、增加绿色生态等任务。从人类行为角度看,要满足城市居民的多种行为需求、各类空间需求等。通过很多学者对广场的研究,提出共同的空间标准。

1.1广场的空间形态。

平面广场舒展、开阔,有扩大空间的效果;上升广场空间高、视野开阔,利于形成纪念空间;下沉广场空间围合性好,利于形成独立、安逸、休闲的场所。广场的平面形式有规则、不规则两种。不规则的形式则多种多样,常因周边建筑、道路等要素确定遗留下的不规则空间。规则型广场空间比较容易形成稳定的构图、明确的平面归属感,人们容易了解掌控,如苏州工业园区世纪广场由规则的方形和椭圆图形组成,但此类型广场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不规则型广场空间灵活性较大,可由多种图形共同组成广场群,常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无论是规则型还是不规则型,在现代城市广场中出现了“直线”与“曲线”形态,研究表明,由直线构成的规则型广场缺乏亲近的感受;曲线的变化更容易令以休闲为主的人们接受,给人一种自由随意、轻松愉快的感受。

1.2广场的空间围合与开口。

良好的空间围合可提高空间的品质,在广场空间的营造中,利用道路、建筑和植物等都能够构成围合空间。与广场空间的围合相对应的是开口,广场的开口越少则围合性越好,反之则会缺少良好的围合性。第一,广场与道路。当道路围合广场(道路指向广场),广场的围合大于或等于开口,空间基本稳定,此种广场一定要注意设计上层和下层交通,要设计天桥和地下通道,保证人流交通顺畅、舒适。当道路穿越广场,广场的围合小于开口,空间不稳定,此时广场只能做交通广场或暂时的停留空间,此时更应注意交通,保证人流安全,不适合作为人流聚集场所。当广场位于道路一侧,此时广场空间最为稳定,与建筑的关系更为密切,围合性较好,人们进行聚会、休闲等活动能获得舒适无干扰的空间。第二,广场与建筑。广场的空间构成最主要的要素是建筑。建筑所在的位置、建筑的高度、建筑到广场中心的距离等都要仔细考虑,才能获得围合性和方向性好、空间品质优秀的广场。建筑所在的位置可以成为广场的主体,控制广场;可以形成广场主体雕塑的背景,强化主题;可以居中帮助空间创建方向性;可以围合形成空间基底;可以介入成为主体,分割空间;可以纵深强化轴线,引人探究;可以在建筑前加长廊退隐,形成实空间、虚空间、灰空间明确的三层空间;建筑创造的空间形式丰富多样、特色各异。建筑的高度和观赏的距离还可以用观赏角度来表达,建筑的高度与广场的空间关系密切。第三,广场与绿化。城市广场的设计中,植物也是塑造空间的重要因素。从宏观角度来研究,绿化植物所形成的空间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植物周边围合,形成基本完整的广场空间。其二,植物局部围合,形成良好的亲人空间。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不同植物的组合则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乔木草坪形成的疏林草地围台,既可以消除交通噪声,又有良好的通透性;乔灌草组合,则可以完全隔断与外界的联系,空间安静、私密。

1.3广场的空间方向性。

广场空间如果缺乏围合性,就应增强其方向性,使广场空间有归属感。具体的设计手法有两种:其一,应用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具有明显向心性的广场平面形式,或者应用矩形、梯形等具有轴向性的广场平面形式。其二,应用具有意义的标志物,即应用建筑、雕塑小品、铺装、水体等要素,以体量、色彩、造型等形成空间的三维中心,从而主导方问。在复合型广场中,每个空间都有可能有自己的三维中心。标志物所形成的三维中心位置是多样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中心标志物。位于广场的中心,可应用建筑、雕塑小品、水体等要素,也可将各要素组合成一体,有庄严、肃穆之感,如以商业楼为中心的榕城广场。第二,中轴标志物。位于广场轴线上,素组合形成序列,引导轴线,强化中轴。第三,偏心标志物。偏离广场中心,可应用建筑、雕塑小品、水体、灯、标示牌等要素,形式活泼多样。例如:剑桥屋顶广场上白色建筑小品的设计,使空间形成轻松舒适的休闲环境。第四,底面标志物。在广场平面上应用各种铺装图案强化向心性,或应用标志图案强调主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